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历时八十九年全部竣工,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在全国众多的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中“择其优”分别以四字和三字命名构成“避暑山庄七十二景”,他们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这里处理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因此,避暑山庄俨然成为清王朝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22.
1.长沟镇的清代墓碑 (1)西甘池村顺承郡王的三通墓碑 房山区长沟镇自古以来以河流及地下泉水众多而出名,东、西、南、北甘池村至今仍保留有数眼泉井,以西甘池村的最为有名。即使天遭大旱,这里依然是泉涌如常,水流不断。清代帝后拜谒西陵路途驻跸的行宫之一,便建于山势逶迤、风景秀丽的长沟镇南正村。因山美水佳,此地逐渐成为埋葬王公贵戚的风水宝地。顺治九年三月,清朝第一代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薨逝后,以其立祖,始建墓于长沟镇西甘池村。从此,在漫长的260余年间,顺承郡王家族共有11位郡王先后葬此,形成规模宏伟的清代王爷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23.
<正>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社会是语文实践的大课堂。面对本次语文综合实践的主题—带领学生游览本地一个旅游景点写一篇游览日记,我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组织好这次特别的课堂之旅,避免学生为任务而游历,游览后被动写作的尴尬局面,抵达一种真实而有意  相似文献   
24.
作为我国古代帝王出行中临时寓居的官署,行宫是研究中国历史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古代帝王巡游及其他活动的绝佳样本。帝王行宫修建的历史年代、地理位置分布、建筑布局及风格、核心功能、文化传承、旅游视角下的规划与开发,都让它赋予现代旅游厚重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我国古代帝王行宫需要在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指引下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25.
朱維錚 《中国文化》2011,(1):139-154
由咸丰到慈禧 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七,当西元1861年8月22日,大清帝国七世皇帝,病死于热河行宫,享年三十一岁。 于是,满洲皇室爱新觉罗氏失去了大家长,满蒙汉八旗失去了部落联盟共主,外人所称中华帝国失去了最后一名独裁皇帝。  相似文献   
26.
邸永君 《寻根》2006,(3):75-81
在今河北省承德市,拥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傍水,气势恢弘,见证着清廷当年的文治武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避暑山庄.在清代,它是皇帝的行宫即离宫,专为其消夏避暑之用.因离宫所临之武烈河古称热河,故又名“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  相似文献   
27.
京四万寿寺     
戴承元  陈良学 《寻根》2008,(6):72-76
漫步北京城西紫竹院附近的昆玉河畔,远远即可看到一座古柏参天,气势恢宏的古寺,那便是被称作“京西小故宫”的万寿寺。万寿寺位于西直门外西北七华里处的苏州街东北侧,即明清时的长河广源闸西侧,是一处清幽、肃穆的皇家庙宇,也是一个集寺庙、行宫、园林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相似文献   
28.
诗歌翻译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由于诗歌翻译与译语文化间的冲突,常常造成内容与形式,表层与内在的多种选择矛盾。而补偿理论作为一种日益受到重视的翻译理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翻译中,诗歌中采取这种补偿手法更是层出不穷。本文旨在从翻译补偿理论出发,分析在古典诗歌元稹《行宫》几个英文译本中,体现在词汇层面的补偿现象。  相似文献   
29.
热河行宫(续三)罗星明四、巴克什营行宫巴克什营行宫出古北口十里许①,以巴克什营为止顿②。殿五楹,南向。后殿左右各二重,旁东西向。康熙四十九年建,规制纯朴。南望边墙高出,山上雉谍参差③,与云烟出没,惟闻潮河声奔流入塞④。自昔安屯置戌之区⑤,今日国畴井里...  相似文献   
30.
宫殿是成就最高的唐代建筑,行宫亦是唐代宫殿建筑,其规模宏大,成就非凡,充分反映了唐代的建筑文化艺术。以考古发现的唐代行宫遗存为中心进行考察,使我们得以窥见唐代建筑风貌的一端。因山借水、因地制宜是唐代行宫建筑在布局规划上的突出特点;保存完好的九成宫37号宫殿建筑基址带擎檐柱宫殿建筑布局在唐代建筑中尚属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隋唐宫苑建筑的空白;行宫建筑的基本形制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雄浑质朴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