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闫静 《英语教师》2023,(15):188-191
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将问题、任务等嵌入其中,要借助情境,拓展、延伸学生的英语表达时空、渠道。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借助趣味性情境、问题性情境、活动性情境及留白性情境,萌发学生的语用意识、提升其语用能力、优化其语用品质、助推其语用创造。认为生长性情境能助推学生的英语语用表达力提升。  相似文献   
62.
儿童表达力是指有思想的个性化言语表现能力。教师有目标、有过程、有评价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开展指向儿童表达力提升的课堂教学实践,有助于儿童表达力与思维、审美同构共生,从而历练表达能力,涵养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63.
积极语用教学观是在反思母语课堂消极语用异象的基础上提出的,异象背后基于"接受本位"的主流观念,如"思政中心论"、"语文工具说"、"语感中心说"是导致母语表达力长期弱化的直接原因。积极语用教学观认为,以小班化教学提供学生砥砺表达力的实践契机,以"留白"艺术提供学生内语用和外语用的思维空间和必需时间,以教师的积极评价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养成其表达习惯、激励其形成其可持续发展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64.
为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迫切任务做出英语教学应有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实施访谈,希望了解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惑和文化教学在中国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提高非英语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策略。研究表明,目前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培养虽然存在不少困难,但是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采取积极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基本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产生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与词汇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性歧义是不可避免的。在其历史嬗变中,是与人类思想由单一到复杂同步的。在历史发展的过中,一个词最初出现时,总是单意的,即仅仅用来表示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者行为。但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语言也必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许多单词逐渐获得新意或转意,即出现了一词多义的现象,词义从一个发展为多个,词的表现力与表达力增强了,也为歧义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66.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固然有经济危机的影响,其深层原因却是大学生的思维力和表达力存在严重缺陷,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要注重思维力和表达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7.
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走进初中语文课堂,我们偶尔还能够听到一两阵读书声:走进高中语文课堂,“不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海洋”乃今日普遍现象,这严重背离了阅读教学的规律。长期下去,造成学生的感悟力极差,口头表达力欠缺,文学欣赏力低下。所以,从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高中语文课堂呼唤朗读的回归。  相似文献   
6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而语言的个性化就是作文个性化的最好体现,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文章的载体。如何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语言都靓丽起来呢?这就需要让他们的语言插上个性化的翅膀!  相似文献   
69.
课文《再见了,亲人》,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使用多种表达方法的结果,课文运用了五种表达方法。一、第二人称,更觉亲近。《再见了,亲人》一文,颇具匠心地选用了第二人称(您、你)来表达,在叙述过程中,对人物直呼称呼,如:大娘,你……、小金花,不要哭了……、大嫂,请回吧!这  相似文献   
70.
语文学力课堂是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提出的,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力,即阅读力、表达力和文化力。在具体教学中,这三维学力常常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笔者以一堂古诗教学课为例,尝试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学力的教学方式。课题来自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描写了静谧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