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詹森是位新闻记者,他的华人朋友常常问他:“为什么要干这一行?”言外之意,出身哈佛,能力优秀的詹森为什么不选择工作更稳定、收入更丰厚的职业,如医生、律师,或到华尔街去赚大钱,却偏偏要当记者?詹森的回答是:从事新闻工作是他的爱好。詹森姐弟三人,他进哈佛,妹妹到卫斯理女子学院,弟弟上康奈尔大学,父母让他们自由选择学校、主修的科系以及未来从事的职业,并希望他们能毫无顾虑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  相似文献   
122.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创造性阅读是指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读出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它超出作者的本意。创造性阅读能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作品中没有的东西,得到更丰富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123.
李宏程 《桥牌》2012,(12):40-41
在牌桌上,如果说一个人“只会飞牌”,言外之意是指打牌水平不高,有点调侃的味道。然而,飞牌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不重视飞牌就可能受到飞牌的惩罚。另外,看似简单的飞牌也许并不简单,下面的四种情况(用不同的花色结构予以区分),有些读者可能没有研究过。不过这不要紧,读过之后,说不定马上就能做成下—个定约。  相似文献   
124.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往往是因为其中的一些形象或者是言语能让读者有特别的体悟,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作者往往在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只有真切的把握了作品的言外之意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5.
一缕飘香 《家长》2014,(8):26-29
常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那么听话?为什么没见家长怎么管,孩子却表现优秀?”言外之意是老天爷偏心眼儿,把听话的孩子都赐予了别人,把小淘气摊派给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6.
毛巧荣 《江西教育》2014,(12):31-31
“在多种教学方法之上还有一把万能钥匙,它的名字叫‘活’。”套用吕叔湘的万能钥匙,活用文题——敞亮题眼遮蔽的光芒,开启文章隐蔽的窗户,领悟文章的言外之意,课堂的生命形态将诗意化,师生演绎而生成的诗思、诗情、诗语、诗境,都染上“经历生命感动后引发的反思性表达”的诗意语文的本色。活用文题,宛如课堂点睛,亮化、美化或如诗般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27.
《鹤林玉露》中说:“作诗要健字撑拄,曰:要活字斡旋。”“活字”就是虚词,虚词在诗歌中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从虚词中我们能看到诗人情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能体现出诗人在含蓄蕴藉的诗歌中那些不可言说的言外之意。综观2012、2013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没有一道题涉及虚词的考查,然而,大多数实词还是需要借助虚词才能尽善尽美地表情达意,一些优秀的诗词也正是通过炼虚词显示其高超的艺术功力,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其在表睛达意上的作用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28.
<正>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锐敏的感觉。"语感是人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直接感知语言,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是一个人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既能很快地抓住语言的表达意思.还能很快地体会到言外之意。语感是一种顿悟。它和悟性、灵性相随。语感得到培养。悟性和灵性也就生在其中。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学生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门的语感。  相似文献   
130.
阅读理解     
有时,作会“拐弯抹角”地谈论某事。例如:以“It was very hot”来表示“It was summer”。说“Jim is a fox”意为“Jim is cunning(狡猾)”。这就要求理解“言外之意”了。再如,读了“Water city:Venice”一后,读要作出推测(infer):Cars are not used there.此外,还要尽可能多地理解英语比喻、夸张、委婉或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