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一个词、一句话只有进入了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才具备某种确定的意义,产生一定的表达效果,这些不是词典中所能查得到的静态意义,也不是读者直截了当就能看得出的平常内涵。如果断章取义,或者望文生义,甚至凭空臆断,就势必蹈人阅读理解的误区。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依据语言环境,捕捉有效信息,通过解读把脉,推敲揣摩。听弦外之音,悟言外之意,品个中真味。  相似文献   
62.
所谓“言外之意”就是话里暗含着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在口语交际中一些话往往含有言外之意,理解言外之意也就成为口语交际考查的一个重点,它可以考查学生的提炼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呢?  相似文献   
63.
格赖斯提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是遵从合作原则的,从而巧妙地提出了会话蕴涵理论。会话蕴涵对言外之意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英语阅读及听力中的含意的推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古代诗词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一部分,由于它兼有古代汉语教学和学欣赏两种性质,也由于受留学生汉语水平和中国化知识背景的限制,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解决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的问题,而且要通过现代诗的导入,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国诗词的意境和含义,从而使古代诗词教学渐入佳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5.
由于没有从日本飞往老挝琅勃拉邦的直达航班,所以得中途转机。大多数人会将曼谷或河内作为中转地点。我自己是在河内住了一晚,当时有越南人一脸不解地问我:“你干吗跑到老挝去呢?”从他的话里可以读出言外之意:“老挝到底有什么会是越南没有的呢?”是啊,老挝到底有什么?这大概是个很好的问题。但就算这么问我,我也无法作答。你瞧,我不正是为了寻找那个“什么”,这才要动身赶到老挝去吗?而这,不就是所谓的旅行?  相似文献   
66.
心灵日记     
《海外英语》2009,(11):54-55
11月8日 我在寻找闪闪发亮的言外之意,寻找生活中各种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当我感到痛苦和混乱的时候,当我一蹶不振,受到伤害的时候,  相似文献   
67.
古仁人常启发我们要善于倾听弦外之音,领会言外之意。可是言、象的符号随着时间的迁移,文化视野的渐染,原有的韵味常常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时代意义。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这一目标维度的达成,不在于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而是应该构架一种“文本意蕴一课堂对话”的动态生成。既要颠覆传统的文本解释,又要契合学生审美图式的建构需要。  相似文献   
68.
中国的艺术境界理论,早已被从古至今的艺术家所重视。"境界"或"意境"这一概念,从《周易.系辞》"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以来,在我国文艺史上经过了漫长的孕育与发展的过程。它的丰富内涵和特征,一直被众多艺术家、文学家所阐释。中国艺术理想境界的特征是:1.情与景融,意与境浑。2.虚实相生,空白处更有韵味。3.融会生命,传神不隔。4.言外之意,弦外之响。  相似文献   
69.
李老师只注重了对小颖的表扬,却忽视了小虎的感受,从而使小虎“深深地低下头去”,这或许并非他的有意之举。但是很显然,从李老师表扬小颖的话来看,言外之意就是小虎平时的学习还不够勤奋努力,这种对小虎的表现只字未提的做法或许已经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李老师的做法是欠妥当的,应该两者兼顾,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相似文献   
70.
汉语有其独特的语言风貌:没有形态的变化,词序是十分重要的语法手段,词性变化十分灵活,语法关系较为松散,语义对语境依赖性较大等;这些属性不仅满足了诗歌创作形式上的需要,而且在古典诗歌作品中几乎是天然地创造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这些恰恰都是意境的必有之义。意境的形成与汉语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