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左传》一书中涉及孔子的记述近三十处.作者巧妙选取当时人们对孔子的看法,孔子的代表性言论以及突出的事迹等三个表现角度,围绕其“仁”、“义”、“礼”、“知”等主要思想观点,通过委婉含蓄、简洁明快的语言,运用引用、排比、反问等辞格,成功塑造了这位圣贤的形象.  相似文献   
82.
教学<惟一的听众>一文,采用了"读中品,读中悟"的教学设计,预设了三次"读":一读,读懂老人;二读.读懂作者;三读.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83.
本文讨论的是一个社会语用学的话题——话语作为社交言语行为和特定的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作者看来,社会交往的言行是构成人际社会现实的具体形式,而这种形式要成为社会适合的和有效的形式,必然与文化发生联系;换句话说,只有受到文化的驱使,社交言行的合理性、合适性和有效性才会得到根本的保证。文章分三个主要部分加以讨论:第一部分,文章讨论社交言行的文化合理性、合适性和有效性问题;第二部分,文章讨论社交言行在微观层次上有文化驱动的形式和进程;第三部分,在微观讨论的基础上,文章讨论文化驱动社交言行方式的社会、文化心理建构问题。文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和社交言行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重要的联系;谈论社交话语如果离开了特定文化的驱动,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把话语、社交和文化结合起来讨论,不仅有利于文化的语用功能解释,更有利于社会语用学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84.
《精武》2010,(12):66-69
吴铁甲 吴铁甲者,陕西之安化人,同其子阿和卖豆腐于杭州城外松木场,松木场江通西溪。余累游西溪,必至松木场,登舟而行,地偏而寂,居人百馀家。吴年五十余,阿和则二十,人未之奇也。咸丰之季,吾乡王公巡抚浙西,殉难于赭氛。于是杭州被兵者数,而松木场僻陋,兵氛未之及也。  相似文献   
85.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被选入人教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文章.教学时若遵循惯常思路、不细读文本,易忽视对文中"心不在焉""众物腾怨"这两个词语在表现人物精神和时代环境方面"正反相协"作用的理解;忽视对作者在第一部分围绕材料巧用"同中显异"写法的揭示.  相似文献   
86.
87.
时下,“感恩”突然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有的学校“让孩子每天带生鸡蛋上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有的学校专门设立了“感恩节”;还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体悟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有的学校甚至以“剖腹产手术DV”为题材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实施“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但以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这些方式能否使感恩教育得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8.
英语语境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通过生活环境建构自己,生活环境又为语言提供了表达功能的场所,因此“以言行事”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外语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种言语活动所依赖的语境的缺失。在外语具有“可学性”(learnability)前提下,必须创建用语言来执行交际功能的言行环境。语境选择要与学生生活相统一,在“情”与“境”的合力下,让学生的想象力、直觉、创造精神和交际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教师行为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化,是对教师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教书治学等多方面的根本性规定,是教师言行的准则。教师的行为规范应是教师的人格与学识、个体与合力、外表与内涵的综合反映,这是二十一世纪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提高对教师行为规范的认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促进教师自觉遵守和执行行为规范是必要的,是急需的。  相似文献   
90.
文明礼仪反应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对儿童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儿童时期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刻不容缓。一、从教育活动入手要想培养留守儿童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就要重视他们的日常行为,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在留守儿童接受幼儿园教育的第一天起,就要通过一日活动让他们接触文明礼仪教育,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到游戏活动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留守儿童在游戏中得到教育,实现对留守儿童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幼儿园可以组织一系列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基本的文明礼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