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3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曲会利 《中国教师》2010,(14):39-40
<正>一、学生应该是作文评改的主人多年来的作文批改模式是,学生作文一收上来,教师就要一本一本地从标点符号到错别字,再到句段篇章一一评来,批改一篇作文没有十分钟的时间完不成,这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是这样,作文发到学生手里,也没有几个学生能认认真  相似文献   
82.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我们知道,从小学开始语文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语文中的作文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当中,作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传统的语文作文批改长期存在着老师非常辛苦,学生也非常疲倦等问题,这样不好的情况往往会阻碍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所以本文就针对高中语文批改教学这个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83.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呢?要尝试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能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84.
庞绍勇 《小学生》2013,(5):80-80
自主评改作文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古人有"文不厌改"、"月锻日炼"之语,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新课标也特别强调了学生的自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改作文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让学生在故事激励中萌发冲动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需具备的条件是:"学习材料对学生而言有潜在意义。"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自改兴趣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  相似文献   
85.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高考试卷中40%(上海占到46.7%)的权重足以证明。写好作文,教师看重,学生更是看重。师生都把作文看得很重,应该是好  相似文献   
86.
缺憾的美感     
卢梭 《作文改评》2003,(1):17-17
  相似文献   
87.
搞好写作教学,学生多写多练是关键。然而,面对成堆的急需批改的作文本,写作教师又颇感头痛。于是,老师们只好知难而退,期望通过理论讲授的“改革”和加强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尽可能少布置作业。但是,这又显然不符合写作课程的教学规律,理所当然地终无建树。而要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88.
一、助词“等”和“等等”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之后煞尾。而有的作者却在“等”或“等等”前面使用省略号,造成意义上的重复。如:  相似文献   
8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因此,在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评改,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发展的实际,体现主体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下发展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0.
习作是大部分学生语文课业负担中难以承受的负担。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习作的"动力系统",为学生的习作开启强劲的发动机。该系统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帮你发表——办一份作文周报;引你考级——订一套考级制度;助你练兵——抓"三点"评改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