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5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6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从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作者围绕这个问题,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62.
从作文教学的评改中,改变传统的教师精批细改的方法,把教师从耗时费力收效甚微的批改中解放出来.采取自改、互改、品评的方式,教给学生评改方法,借以达到"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作文评改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捷径.  相似文献   
963.
评改作文是写作教学的关键,英语作文评改方法是否得当以及评改内容是否妥当,都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作文评改的效果,必须改变由教师全评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必须改变只关注拼写、标点、语法错误这一类表层错误的传统做法,应特别注重文章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要巧于点拨,给学生以启发;采取灵活标准,写出恰当评语;肯定优点,给学生以激励。  相似文献   
964.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工作中最艰难的一环,特别是年轻教师对作文批改无从下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作文批改的现状,并提出了师生、生生互批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65.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准确把握其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对作文教学目标、作文教学过程、作文教学评改等进行创新实践,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96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作文其实就是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个人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写出优秀的作文,并具备自主评改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工作。传统的学生作文评改几乎由老师一人完成,但这种评改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文评改可以将学生自主评改和老师指导相结合,进行多元修改和评价。本文就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能力,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67.
兰海珍 《考试周刊》2011,(65):61-62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作者尝试从作文评政入手,改变过去重写作不重评改的常规,采取多元化评改机制.在学生作文自评与评价方式上做文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8.
小学阶段,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意见是习作教学的重要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习作的修改与讲评或“缺席”,或收效甚微。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可以以系统思维整体规划习作评改路径,以渐进式思维构建同类习作修改标准,以差异化思维分层实施修改策略,以读者思维构建习作多元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的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969.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评改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学生互批互改的作文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作文评改课中小组互批互改的教学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70.
复习课不仅与新课一样,具有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的意义,还应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知识,使知识综合化、结构化、牢固化。复习课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重现型、结构型、发展型和评改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