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631篇
科学研究   35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42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4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从律师代理制度立法缺失导致的法治环境混乱出发,引入对在我国建立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的思考。首先,深入剖析诉讼专业化和强制律师代理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然后,从强制律师代理对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意义,证明其制度必要性。继而,从各国的立法实践和我国的制度基础出发,探讨该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再者,从实证主义角度出发,设计如何在我国系统地构建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最后,建议从立法上建立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82.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特别是经济生活复杂性的增加,群体性纠纷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人们对共同诉讼社会功能的期待也会随之增强。作为与单一诉讼:形态相对应的特殊诉讼形态,共同诉讼制度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界对此虽有论及,但在广度和深度上尚显不足,而且共同诉讼的复杂性导致了司法实践的困境,因而对该项制度的理论研究亟待深入。从共同诉讼制度的内涵界定和历史渊源出发,分析我国共同诉讼制度的法理价值,探析共同诉讼制度的功能意义,对我国民事共同诉讼制度基本理论的探究完善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诉讼是实现环境正义、维护公民环境权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目前的立法和理论尚有不少瓶颈,严重制约了环境正义的最终实现。这主要体现在原告资格过窄、证明责任分配不合理、证明标准过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84.
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概念和特征所谓股东代表诉讼又称股东派生诉讼、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权益受到侵害而公司却怠于或拒绝追究侵害人责任时,具有法定资格的一个或多个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要求侵害公司权益者赔偿公司损失而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一种制度。代位诉讼的性质是指,公司作为独立于股东的具有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85.
确认不侵权诉讼是自21世纪以来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诉讼。它改变了通常权利人是原告而涉嫌侵权人是被告的传统。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范,实务界和理论界感到很困惑。本文在剖析了"不应单独成诉说"、"侵权之诉说"和"确认之诉说"后,认为确认不侵权诉讼具有确认之诉的性质。  相似文献   
86.
邹禹同 《青年记者》2022,(15):88-90
自媒体的著作权保护经历了权利争议、立法确权和知识付费等多个阶段,当前主要体现在平台的用户协议约定和技术保护措施中。本研究通过参与式的实证观察,发现存在侵权账号繁多、平台审核效率低下、跨平台跨国境侵权情况严重、作者维权收益少维权意愿低、“大V”用户维权难度更大等问题。鉴于此,应通过规范提高赔偿额度,改变平台审核方式,提高作者的维权意识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自媒体著作权。  相似文献   
87.
关于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案件中的调查权,各方认识差别较大。本文从分析调查权的性质着手,阐述调查的原则,确定调查方向的方法以及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保障调查权切实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8.
89.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与侵权人在诉前达成和解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对节约诉讼资源、促进纠纷多元化解决、及时保护公共利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面临理论依据不足、启动程序缺失及和解协议缺乏监督等问题,制约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构筑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和解机制,不仅要完善案件审查、听证程序及司法确认程序,也要明确其适用范围、启动方式及鉴定方法,从而提高环境侵权纠纷解决的整体效率,进一步健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0.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在生态环境侵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是其适用范围仍有争议。随后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明确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可有关惩罚性赔偿数额如何量定并未给予清晰的指引。惩罚性赔偿数额的量定是关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功能实现的重要环节,其中基数和倍数作为惩罚性赔偿数额的构成要素尤为重要。依循惩罚性赔偿的制度功能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数额的基数与倍数认定规则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针对现有规则认定中基础概念不清、估算方法不明、司法审查不足的问题,建议从外部对惩罚性赔偿数额进行限制,合理平衡惩罚性赔偿的数额,以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