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3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雨薇 《新读写》2010,(3):26-26
本文构思新颖,用两双鞋娓娓道出一个女孩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过往的回忆。尤其是对于高跟鞋的描写十分细腻,道出了—个孩子向往长大的愿望。只是两双鞋的前后对此有些语意不明——如果说前者是小女生对未来的渴望;那么后者是母亲对过去的留恋,还是自己对母亲过去的设想?  相似文献   
72.
何涛 《中学生英语》2013,(13):51-53
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是能否取得英语好成绩的关键所在。学会运用现象与本质、概念的大与小、例证与推论、因与果、正反对比、积极与消极、程度强与弱等策略对不同题型选项的语言表述特征和语意重心进行分析,提高对选项的认识能力和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73.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在普及的过程中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变革的潮流中,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传播载体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参与新闻传播。网络流行语也应运而生,并发展速度非常快,有一些流行语已经进入新华词典。公民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制作方式,同时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变宽,最终带来的是人们共通意义空间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对其加以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使之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浩如烟海,名篇佳作卷帙浩繁。诗词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已经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渗透到了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诗词以其语言精练、语意含蓄、节奏明快、意蕴丰富、跳跃性强而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但由于历史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75.
叠床架屋,顾名思义,就是床上加床,屋上架屋;在语言运用中喻指重复累赘。叠床架屋这类语病,时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和各类报刊上,可谓一大顽疾,患者多多。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人司空见惯,不以之为错。这就从反面告诫我们,语言运用非小事,一定要仔细  相似文献   
76.
况明泉  肖金花 《新闻界》2008,(4):120-121
本文对诗意的心理特征、诗意与产品语意学的关联性及其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77.
曾垂璧  徐渝 《情报杂志》1999,18(6):36-37
合作应用设计(JAD)采用小组动力的优点来促进需求的决定和统一,提高了用户参与程度并激发用户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本文通过构建模型,比较了用户与设计者在相互交流质量、一致管理的有效性、设计细则的用户可接受程度三方面对JAD和传统信息系统设计的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78.
综观近几年高考单项填空题,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两种趋向:1.单项填空题合理地淡化了对纯语法和纯词法的考查,而是结合语境和语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2.单项填空题加强了对考生句法分析能力的考查加重,出现了一些长难句,一些需要同学们仔细分析句子结构的题目。因此,  相似文献   
79.
一句话在说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语境不能正常进行而使话语中断的表达方法,修辞上称为“跳脱”。“跳脱”一般由两种方式构成。一种是岔断,话没说完,被别人打断,致使原话被岔得残缺不全,如鲁迅先生《阿 Q 正传》中,阿 Q 去找假洋鬼子“商量”和革命党“结识”的事,洋先生问他:“什么?”“我……”“出去!”“我要投……!”“滚出去!”洋先生扬起哭丧棒来了。  相似文献   
80.
刘艳 《新闻爱好者》2007,(10):30-30
双关,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法之一,它主要是利用汉语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故意使语句同时兼有甲乙两种语意,或一明一暗,一隐一现,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将两种语意巧妙联系,使之兼而有之,令受众由甲想到乙,由乙再重新认识甲,反复咀嚼,回味无穷。汉语双关修辞的这种特殊效果,为广告制作者提供了优越的创意条件,拓展和延伸了广告的影响力,因此,双关广告大量涌现,精品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