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1篇
教育   915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人际隐喻可进一步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态隐喻。该论文主要从语气隐喻视角探讨广告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分析广告语篇中语气隐喻的体现形式及其作用,进而得出恰当使用语气隐喻对广告语篇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2.
在朗读训练中,许多教师只重视朗读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语感训练。其实语感训练才是掌握朗读技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3.
李双珍 《教书育人》2004,(12):50-50
记得您首次在我们班亮相的情景。其实您人还未到,有关您的传闻就已在我的同学们中间散布开来:您是从城里下放到我们这个农场小学的,大概是犯了什么错误。你教书方的法和别的老师不一样。这是从已经毕业了的我们的哥哥姐姐的口述中知道的,说到您时他们的语气里总有一种得意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4.
津市  鲁礼木 《湖南教育》2001,(16):40-40
由分析为主转变为以阅读为主。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告知多种形式和方法。诸如范读——由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语气和情感;初读——学生自由地读,不读错字漏字,不读破句;美读——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快读——从头读到完,语气顺畅连贯;  相似文献   
175.
选择连词"其"和语气副词"其",是古代汉语中极易混淆的两种虚词用法,在某些具体文献用例中,"其"字到底用作选择连词还是语气副词往往难以识别.作者试从二者的源流关系和它们的现代汉语译文等角度,分析造成二者难以识别的原因,并由此探求在具体文献用例中怎样进行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6.
论电视剧字幕语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视剧字幕语在字的处理,语气停顿的处理,视听同步的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规范,对这些问题进行规范,即应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标准加以衡量,又要适当考虑电视剧字幕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7.
《启蒙(3-7岁)》2012,(12):24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表达方式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对孩子气质、修养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信任的语气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果孩子想做什么,你要用信任的语气对他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成。"这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份自信,让他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尊重的语气  相似文献   
178.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词——"语文味儿",然而这种"味儿"具体指什么,未见专家定论。但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入"味"的佳法。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语感训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练好朗读呢?我认为应当格外注重朗读的训练形式。朗读的训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9.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片段(出示: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指名一生读。该生读得声情并茂,特别是读两个"来"字。)  相似文献   
180.
李向荣 《文教资料》2012,(6):21-22,25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中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为理论基础,选取人民网对高铁事故评论标题为研究对象,探讨主流媒介如何再现新闻事件,哪些因素影响主流媒介的语言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