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07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份额,怎样让说明文教学有声有色是我们值得关注的话题。有少数老师认为说明文教学只要把说明文当成科普知识讲授即可。这是对语文教学本身的取消或异化,这是非常要不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无数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付出的汗水不可谓不多,但是最后收效甚微。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有的学生仍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记叙文,更谈不上说明文和议论文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这里,本人略谈一下作文材料积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中科普文章教学,容易流向简单化,把科普文章处理为一道高考训练试题,从而忽略了它独特的内涵,浪费了它的价值。从高中教学的要求来看,科普文的教学,应该既要完成对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要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趣味,为此,本文特别强调科普文的阅读教学宜从三个角度展开:说明文的角度,议论文的角度,散文的角度。而这却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看云识天气》是上世纪60年代朱泳皴先生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一篇优秀科普说明文,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后,历经人教社教材编写者的反复修改,语言文字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行新课程标准以后,该文再次被编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四册》相比,这篇已归入经典课文系列的文章,还是又被进行了一次新的修改.这些修改既反映了编者对课文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更加充分地展示了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到这些修改,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鉴别,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对认识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曹兰 《学语文》2013,(4):22-24
董旭午老师提倡"生活化语文",主张"把读写、听说、积累等语文学习行为生活化,当日子来过,进而牢固地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真正使学生成为功底厚、素质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主人格和创新能力的‘语文人’。"生活化语文包括三大系统:课堂教读生活化、说写历练生活化和积累指导生活化。本文以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     
《招生考试通讯》2012,(11):I0005-I0010
体例概要 说明文是以介绍和解释为目的的应用型文体。该文体是为了描述事物的形状、性质和功能等,或者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与议论文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发表主张并做出证明。它的作用是让读者获得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17.
坏人     
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有形象鉴赏过程、意象(境)品味过程、情感体验过程……种种美好的过程感染和吸引着学生。而说明文中只有原因和结果,缺乏过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把作者的结论传达给学生,学生是会意兴阑珊的。如果在说明文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在具体实施时,我们需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
20.
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审美教育目标,通过对中学语文说明文审美教育重要性及现状的分析,探讨在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全面落实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