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陈勇  刘祥平 《中国出版》2012,(12):39-40
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教育家和报人谢六逸在报刊编辑领域建树颇丰,他的编辑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俗而不媚俗;二是"小中见大,短中见长";三是内容和形式"宜求其‘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新闻教育的开拓者之一、著名的报刊编辑谢六逸在他的《新闻标题研究》一文和《应用新闻学》一书中提出,标题对于新闻十分重要,标题具有"快读需要、引起注意和宣传新闻"三大功能,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艺术魅力,标题还与其他学科存在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滞后与领先     
《出版史料》2003,(4):91-91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24日,郭沫若在东京作一吊鲁迅的挽联如下:“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天南地北遍招魂。”郭沫若先写此联给鲁迅治丧委员会,随后又写寄谢六逸,郭信如下:“鲁迅先生逝世,闻耗不胜惊叹。曾撰一联哀挽写寄上海,今录出之如次,如《言林》可发表,亦请发表  相似文献   
14.
《初中本国史》是陈旭麓最早的著作,1942年由贵阳文通书局出版。该书是陈旭麓在大夏大学就读期间兼职担任文通书局编辑时编纂而成,由谢六逸促成,并由姚薇元校订,作为《中学复习受验丛书》的一种,用以方便当时初中学生升学考试复习之用。揭示该书在编纂出版前后的人事因缘,有助于了解在抗战期间大后方贵州的出版教育事业和陈氏早年的师友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15.
谢六逸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办人及第一任系主任,对于开创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功绩甚大.他力倡新闻教育以利导社会,教育方式注重效用,培养要求强调综合素质.其新闻教育思想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何莲 《编辑学刊》2013,(1):58-61
在当前的复合型媒介化社会里,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独立、自如地面对各种媒介和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新闻学教育家谢六逸就已经提出比较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这对于当下新旧媒体共存传媒环境下的公民基本素养构建有着卓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谢六逸认为大力开展新闻教育、培养新闻专业的高质量人才,是改变我国新闻事业落后现状的主要途径。他强调新闻专业人才要有科学、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特别要重视新闻人才道德素质的养成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它训练,主张通过新闻学理论的研究来推动和提高新闻教育的质量,通过举办一些公益活动来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对新闻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投入。  相似文献   
18.
贵州贵阳人谢六逸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新闻教育家。他创办并主持复旦大学新闻组、新闻系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大力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新闻教育思想,并试图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寻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教学与科研、学与术之间的平衡。其新闻教育思想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的正规化建设,促使复旦大学新闻系发展成为体系完整、颇具规模的新闻教育基地,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9.
谢六逸从大学、社会、学生三个角度阐述了兴办专业新闻教育的必要性.在办学实践中,他注重从业务素养和品德素养两方面培养学生,还支持他们进行学术研究.谢六逸的这种思想对当时的报业现状具有极强的针时性,而且他在新闻教育事业上的成功为国内各大学新闻系提供了模本,他还启示后人要视野开阔、善于向国外学习.  相似文献   
20.
谢六逸的办学目标为"养成本国报馆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施教方针"则在灌输新闻学知识,使学生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及充分的新闻学技能,更使之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各种知识,而有指导社会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