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010篇
科学研究   279篇
各国文化   69篇
体育   752篇
综合类   238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11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858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臻 《语文知识》2011,(1):13-15
中艳的诗歌借助其瞬间情绪的持久化、日常细节的复现,以及富含怀古思维和本土特色的时空体书写,致力于象征世界的重新建构。通过哲理化的思索和隐喻的无限延宕,她的诗歌在生活的种种细微之处呈现皈依原初灵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日本景观设计大师户田芳树作品之设计风格、理念、手法的分析,以期对同样是东方国家的我匡的现代景观设计有借鏊之处.  相似文献   
103.
"读写结合"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指出了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密切联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广泛运用。可当下的读写结合在提高学生"写"的能力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落实上还存在不足,让我们一起来审视。一、当下读写结合的类型——看似都有"写"当下的读写结合是什么样子的呢?笔者搜集了大量资料,发现多体现为这样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4.
章习友 《学语文》2011,(3):12-13
【教学目标】1.学习诗巾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2.联系作者生平及其它诗文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05.
谢晓艳 《现代语文》2011,(12):41-42
2010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第9题诗歌鉴赏: 送魏二 王昌龄  相似文献   
106.
在中国词史上,北宋初期的词人柳永率先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铺叙手法。宋代词论家李之仪在《跋吴思道小词》①中指出,唐五代作词,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这一点,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即为明证。  相似文献   
107.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人的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发展学生的想像,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而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  相似文献   
108.
在十七年文学中,红色文学成为当时的主流。在很多作家在努力塑造英雄人物之时,也有一部分作家深入到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及内心变化,以一种在当时独特的方式揭示了社会问题,也充分地反映了“文学即人学”的特征。本文将对这类作品进行简略概括,并从题材的选择、手法的运用和问题的揭示三方面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9.
《诗经》305篇诗歌作品中,以《蒹葭》为代表的部分诗歌具有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朦胧美。这类诗歌在《国风》中尤多。它们在内容上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形式上一唱三叹的重章复沓,使得艺术形象具有模糊性、抽象性。在艺术上,则往往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出了虚实相生、微茫精妙的艺术形象或意境。  相似文献   
110.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英汉语言表达的差距势必造成英汉翻译上的困难。但语言传译贵在等值传神而不应该受制于原文语言表达方式。文章拟探讨英汉翻译实践中运用正反、虚实、顺逆、直曲、增减、揉合等模糊翻译手法以实现跨文化语言内容的等值传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