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九俊 《江苏教育》2014,(10):23-24
戴铜校长说,要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校的办学纪实,就是把时间流成幸福的河。在我看来,这样的学校是有意义的、有意思的、有意韵的。 有意义,是说学校的价值应该得到体现。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相似文献   
82.
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对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出的警告:"今天我们关注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而其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更应该全面审视,以学生的真正发展为本位开展有效的教育。语文学科教育作为促进学生人文养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也应冲破传统的误区,积极探索基  相似文献   
83.
<正>本文从三个角度展开,即见识决定广度,方法决定深度,胆识决定力度。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教育文化颇有研究的黑龙江教育学院书记宋志臣说: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森林的所有信息,每一个基因都储存着遗传的全部密码,这就是教育的本来面貌。因为"我们无法把水珠从水里挑出来"——我们只有治理好整条河流,让小溪欢快地奔向小河,让小河静  相似文献   
84.
正一教学唤醒之为何雅斯贝尔斯主张教育乃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并不是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力并加以实现是教学的唤醒关注所在。教学唤醒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其内在的意蕴:(一)教学的唤醒是一种使受教者内在觉醒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古希腊,教学的唤醒功能在"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苏格拉底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强调教育者自身行动对受教者的影响,认为这种教育效果的潜在性要好于  相似文献   
85.
德国复兴的思想之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因此,理解是人类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和文化的不理解可能会导致暴力、种族歧视、仇外情绪、寻衅的民族主义、文化排斥、恐怖主义等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国家意识、教育、教学、学习以及孩子们学习了解他人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86.
<正>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灵魂与灵魂美好的相遇、浸润,使生命可能性得以充分成全、灵魂得以充分觉醒并走向美好的场所。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好的教育必然要有教师灵魂的舒张、敞亮。当下的教育以至学校,毋庸讳言,是行政垄断下的应试系统构建和行为实践,并被政绩、产业绑架。在这样的强大的应试机制下,其价值取向、判断标准、存在方式拘囿在官方垄断的应试教  相似文献   
87.
存在主义曾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传播,是西方世界一种国际性思潮。特别是在战后,存在主义突破哲学的躯壳而广泛渗透到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8.
徐丽 《文化学刊》2012,(5):59-61
《大哲学家》是雅斯贝尔斯的一部哲学巨著,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哲学家的王国,孔子在雅斯贝尔斯的哲学体系中,被列为思想范式创造者的四大圣哲之列。雅斯贝尔斯描述孔子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力求真实。本文试从家庭观念、生存自由、思想价值方面展现雅斯贝尔斯对孔子的解读。  相似文献   
89.
教育应关注人的感性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对教育的理解必须基于对人的理解。正是通过教育,真正的人性得以激发、培养、成长与创造。”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完整个体,其实践活动不仅是意识反映所控制的理性因素活动的直接结果,而且还是意识所无法反映和控制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状态下感性因素参与的结果。因此可以说,人是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90.
官雨昕 《东南传播》2020,(10):42-45
在现代技术和秩序的驱使下,漂泊的现代人沦为功能化的机械,置身虚无和空洞之中。雅斯贝尔斯由此向人的生存发问:如何在日渐虚无的世界中重获本真的存在,从而提出"生存自由",期盼人类回归原初的自由,激发其生存的力量,实现自我。本文以台中薰衣草森林为例,将其置于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之下,通过对台湾乡村文创实践的多方探讨,包括创立者之理想价值、游览者之切身体验、产业本身以及人、地、产的共生发展,进而理解雅思贝尔斯的生存自由及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实践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