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彭涛 《文教资料》2009,(10):69-70
目前毯技功训练的问题主要是"质与量""学与用"没有解决好,训练设施手段方法跟不上.毯技功课有着辉煌的过去,现在许多学校的毯技功课滞后,致使很多动作不够娴熟,质量不高,不能在舞台上使用.我们应该虚心地向体操、杂技、武术等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加强交流和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22.
王曰文 《记者摇篮》2005,(5):18-18,16
哲学里有个名词,叫做度。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其质的稳性的数量界限。它反映质与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度,超出这个度就会发生质变,使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新闻价值取向的把握亦是如此,超过一定的度,就要发生“质变”,陷入误区。笔者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亦有些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23.
康德处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康德哲学调和了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并以其批判性著称。而其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作为其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康德的美学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批判性特征,文章从康德批判哲学出发讨论其对美的质与量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4.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中质与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成人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质与量的关系问题,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适度性,把握其质量度是其中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5.
发挥小班化教学的功能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小班化教学三年来。我们体会到。相对于传统大班型教学来说,小班化教学在构成要素的质与量上已有了更高的要求,如能对这些要素作进一步的优化组合.就可使小班化教学获得以往大班型教学和一般意义上的小班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功能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6.
在竞争层次和竞争程度越来越高的计算机图书出版市场环境中,或许我们可以"十年磨一剑"以求其质,这样的精品计算机图书对于读者和出版市场都是宝贵的,但在追求质的同时,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市场并不总是给我们那么充足的时间,众多读者能否忍受新技术"十年"后的再现?计算机图书出版社的责任和义务,其一就是要紧密跟踪前沿热点技术,及时高效地推出符合读者学习需求的图书,并形成一定的出版规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这对图书量的要求就显得很突出.这时,我们将面临质与量的选择--它们可以共存吗?  相似文献   
27.
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双方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而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不仅要立足于幼儿的兴趣,也要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园地处长江沿岸,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新开发了“十百园”。其中“百鲜园”中有螃蟹、虾、茭白、菱角、莲藕等一系列幼儿餐桌上常见的“水边美食”,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激起了大班幼儿的极大兴趣。因此,从幼儿对“百鲜园”资源的兴趣入手,利用其中的丰富资源开展班本课程,有利于帮助幼儿梳理零散的经验,保证质与量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8.
徐文静 《学前教育》2022,(11):53-54
案例中,教师结合主题活动布置了收集果实及父母参与记录的共育活动,家长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些活动给孩子和家长增添了负担,老师也开始反思:“双减”政策下,老师还能设计或安排家长参与的共育活动吗?首先,“双减”指的是减少义务教有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  相似文献   
29.
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学内容的密度和容量,并不等于教学的效度和质量。一节理想的语文课,应基于教学内容的"质"与"量"的考虑。要做到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文本难点;课留余地,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启发诱导,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陶冶情操,渗透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30.
详细阐述道安最具代表性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主张,并对道安身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作出了分析,同时基于对其所处历史大环境的分析以及前人翻译经验的总结,进一步阐明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的内涵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