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4篇
教育   1190篇
科学研究   16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叶仲秋 《广西教育》2022,(34):54-57
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以《两小儿辩日》一课为例,探讨在小古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方法,主要包括:读懂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品味语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剖析人物,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联系生活和现代科技,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62.
蒋金运 《文化学刊》2011,(6):158-164
以《约伯记》与《九辩》为个案,探讨中西元典包含的人生观,可以发现人类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上呈现出不同特征。在道德方面,《约伯记》求真——真即德,《九辩》求善——善即德;在正义意识方面,前者注重人类的乐于世俗的、浓厚的人生欢愉,后者注重人的坚强意志和温柔敦厚品质及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价值的终极追求上,前者是利己的,关注的是个人的世俗化的执着追求,关注的是个人的现实情感和生命体验突显和张扬,后者是利他的,关注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执着追求,关注的是如何将人生价值寄托于人生理想的实现,将个人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63.
邓伯超 《大观周刊》2012,(35):27-27,60
《啄木鸟现形记》一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鸟兽的内心活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以啄木鸟为主线索和喜鹊对话,引出兽类的狂野不言而喻。最后还是凤凰最美把整个天空装粉的五彩缤纷,啄木鸟自愧不如现行。表达了作者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肯定和高傲之大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64.
《蜀中诗话记》是明曹学佺《蜀中广记》的一部分,分四卷,二百七十二条,内容主要涉及巴蜀籍及游宦巴蜀文学家之生平创作、趣闻轶事、掌故传说,兼与文学相关的蜀中风物民俗。不过,由于编选时间过于仓促,缺乏精审和考覆,存在着误收、误判或考据、引证等类的讹误。文章选取其中讹误比较明显的五条进行仔细梳理和考辩,力图有所匡正。  相似文献   
65.
《(东京梦华录)笺注》一书的出版为学界了解、研究宋代市民文化风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其点校方面亦存在一些疏漏之处。本文从句读、字形、脱夺、正注相混等七个角度分类研讨,以供再版参酌。  相似文献   
66.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大型古籍提要目录,内容丰富,搜罗甚广,考证得失,权衡异同,诚为后人治学之津逮。然由于是书出自众手,又兵乱间仓促成书,不免有疏漏之处。本文仅就该书第29册中说有可议者,提出商榷,订讹补阙,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67.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现代“疑古”运动的代表性人物,顾先生的治学方法论有“中”,“西”嫁接的特点,他所选择的中、西两端的代表,一为胡适,一为崔述,顾先生“层累说”受到了崔述较深的影响,其治学方法也和崔述一样,一方面能够将史事的“原始状”与“传衍状”相分离,另一方面,亦由于过分强调史料的“当下性”而忽视了史料的“滞后性”,致使顾先生在疑古的具体操作中不免出现了某些误区。  相似文献   
68.
从“人物笺注商榷”、“作品编年辨误”、“地名误注订正”三个方面,对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具体考辨。  相似文献   
69.
胡虹洁 《青年记者》2007,(12):143-144
“义”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指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利”则是指个人(企业)利益。义利之辩,或日义利之争,古而有之。在我国长期的辩争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重义轻利之说显然占据了优势主导地位,并且对商人(企业经营者)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产生了明显的制约影响。时至今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逐渐完善,重利轻义之说大有市场,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对图书期刊“拾误”的重要性,指出图书期刊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搞好这项工作,同时也指出“拾误”对拾误者会起到充实科学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作用,进而促进图书期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