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3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4 毫秒
21.
边疆多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难题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刻变革带来的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猛烈地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此,应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契机,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加强民族和谐文化建设,依托民族院校为重要教育平台,推动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2.
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必然会受到特定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同时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民族教育与边疆治理耦合的逻辑基础在于二者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方面有共同的历史使命,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于此,民族教育参与边疆治理的四重内生逻辑在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和社会逻辑;边疆治理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四重外生动力在于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文化动力和社会动力。民族教育与边疆治理之间既有耦合的逻辑原点,又有耦合的具体路径,二者间有着内在的多维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23.
1956年12月,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曾有一桩振动全国、并使德宏边疆各族人民永生难忘的盛事——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翻开50年前的中缅边民联欢会历史,那热烈而隆重的场景至今仍使人回味,而周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共同倡导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所取得的历史功勋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被边疆各族儿女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4.
25.
笔者曾撰《清代宦滇状元通考》一文,载诸《云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6期。检得清初至晚清状元麻勒吉、吴鲁等9人之宦滇事迹,意在佐证有清一代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文教和政治之重视等历史问题。此后,又陆续发现尚有彭启丰、孙如仅等6名状元也曾宦游云南,其事迹或可补史传之阙略,供云南地方史研究参考。惟所获材料较少,有待深入发掘。今权为补遗数则,体例仍旧。用以救正从前读书之疏陋云。  相似文献   
26.
汉武帝在开发边疆的过程中,对边防的巩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对行政区划的调整,这对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予以适当的启发、引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使学史达到“明智”、“鉴今”、“致用”之功效.  相似文献   
27.
古代元明清时期,西南土司统治者为了满足战争需求,进一步维护其政治地位,因地制宜的发明了土司区特有的象术运动。养象、驯象、驭象成为土司统治者颇为关注的军政大事。因此,象术运动是傣族土司独特的作战技能,在滇越土司战争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增强土司军队战斗力的军事体育技能。  相似文献   
28.
研究历史和研究历史人物是分不开的,特别在近代民族史中,研究边疆历史人物,是把握到历史发展脉络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研究中国近代边疆区域转型和政治建构这一动态过程中关键一环。本文主要对近代边疆历史人物的界定、分类和学术价值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9.
序言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南边疆。西藏高原地域辽阔、地势高峻,是世界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地球之巅"的西藏与地球的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并列,还被称为"世界第三极"。20世纪90年代,通往西藏拉萨的世界屋脊"天路"共有五条: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和中尼公路。余纯顺自1988年7月1日从家乡上海出发,开中国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走访全  相似文献   
30.
传统天下观中的"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实体。随着民国建立,中国的国家属性从传统帝国转型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然而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内地人视边疆为化外之地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当时学者的边疆地理研究著述推动下,传统天下观逐步向现代国土观念转型。民国建立之初,边疆领土问题尚未得到知识界和民众的高度关注,一些学者通过自己对边疆地理的研究试图转变内地人对边疆的淡漠态度。九一八事变后,在外患刺激下知识界形成了研究边疆问题的热潮,涌现出大量边疆地理研究成果,一些学者有意识地就如何建构现代国土观念展开探讨,通过构建国族观念切入国土观念,以民族情感的共鸣唤起国家认同和国土意识,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边疆理论体系。现代国土观念在抗战前后终于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