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89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必然会受到特定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同时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民族教育与边疆治理耦合的逻辑基础在于二者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方面有共同的历史使命,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于此,民族教育参与边疆治理的四重内生逻辑在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和社会逻辑;边疆治理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四重外生动力在于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文化动力和社会动力。民族教育与边疆治理之间既有耦合的逻辑原点,又有耦合的具体路径,二者间有着内在的多维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32.
边疆治理离不开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探讨,离不开民族问题(包括跨界民族)、宗教问题、国家认同、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通过研究已有成果,结合当前我国边疆形势,探讨今后中国边疆边疆治理研究的朝向。  相似文献   
33.
1956年12月,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曾有一桩振动全国、并使德宏边疆各族人民永生难忘的盛事——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翻开50年前的中缅边民联欢会历史,那热烈而隆重的场景至今仍使人回味,而周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共同倡导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所取得的历史功勋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被边疆各族儿女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34.
35.
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速高等教育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存在缺乏办学经验、理论依据不足等困难,教学模式改革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和探讨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教学模式,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6.
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是指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对自己归属与中国的认知、强烈的情感寄托及由此而产生的自觉维护中国利益的行为取向。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和方式。  相似文献   
37.
对西藏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属于我国范围较大的连片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38.
我的家乡在安化,那里山水美、茶香、人好。安化的山气势磅礴,直插云天,一座连一座,山外还是山。站在山顶,俯瞰山下,道路变成了一条条弯曲的线,房  相似文献   
39.
以“大一统”理念为指导,经过清前期几位帝王的经营,清朝开创了空前一统的疆域。但至清末,“大一统”治国理念不能适应近代出现的新形势,整个疆域内的国家认同出现危机,一统的疆域格局受到挑战。为重新统合疆域,尤其是将边疆地区重新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控制之下,清朝开始实施新政改革。新政将国家权力渗透进基层.并重建了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0.
<正>勐海县属边疆少数民族县,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57万公顷,年产粮食1.3亿千克,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农作物产出量的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作物布局、种植制度、施肥结构、耕作制度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土壤养分和耕地质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土壤底子不清,长期以来农户存在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