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1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499篇
教育   59831篇
科学研究   3758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2212篇
综合类   1486篇
文化理论   286篇
信息传播   3752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447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632篇
  2016年   977篇
  2015年   1792篇
  2014年   4936篇
  2013年   4762篇
  2012年   5776篇
  2011年   6112篇
  2010年   4832篇
  2009年   4458篇
  2008年   5782篇
  2007年   4004篇
  2006年   3465篇
  2005年   4011篇
  2004年   4379篇
  2003年   4591篇
  2002年   2503篇
  2001年   1960篇
  2000年   1600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如何使实验室具有活力,无非就是做到以下两点:学生愿意做实验,老师愿意教实验。换句话说就是对实验学生要有热情,教师要有激情。  相似文献   
952.
孙亚萍 《班主任》2003,(11):8-9
“底线”一词原为体育名词,但近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在他的《底线伦理》一书中就将之应用于道德领域。他说:“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  相似文献   
953.
主题内容认知。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立意,以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素材,着重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注意重学科内或跨学科之间知识整合和能力培养。中国近现代史历来是高考重点命题区域。侵华屈辱史、抗争探索史、经济发展史几大线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复习时,可以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角度为切入口和突破口.结合当前世界和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古今中外,纵横联系,综合把握。中国社会近代化、改革开放,中共的战略决策和政策调整、科教兴国.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应是高考文综测试复习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54.
乔艳  杨金梅 《学前教育》2004,(12):20-21
在施教过程中,主班老师与保育员老师所起的作用不同,主班老师要面向全体幼儿,保育员老师是参与者,起着辅助作用,有时更容易发现问题。但时常有保育员老师及时发现了问题,但是却不知如何处理,担心方法不当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会喧宾夺主,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确实,能选用适当的办法,适时适度地配合老师,及时调整,顺利达到教育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955.
罗明东 《今日教育》2005,(12):37-37
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作业设计当然也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使学生通过做作业,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作业设计偏离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不到深化。就达不到作业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6.
957.
新学期,我担任初三(8)班班主任兼物理课教师,学生刚到校,我在教室里点名,查点学生到校情况。点到兰海舟时,竞然从教室外面传来答到声.引起一阵哄堂大笑。紧接着教室门“当”地一声被撞开,闯进一个黑瘦矮小的男孩,身上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海腥味。他冲我伸了一下舌头,又挤了挤眼.然后嬉皮笑脸地看着我。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一个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是个可塑之材。  相似文献   
958.
959.
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产物。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方法,是课程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一年来,我们认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60.
面对青少年基础道德滑坡、问题行为增多、违法犯罪现象上升的事实,传统的“强迫服从”式学校德育的缺点暴露无遗。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一、“强迫服从”的弊端培养服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这种服从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是个体把外界的道德要求内化了的结果。“强迫服从”则是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把成人的道德观强加给学生,让学生不情愿地“服从”。这种“服从”是不可靠、不真实的。当前的学校德育就是这种“强迫服从”式的教方圆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