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文章分析了高中物理"迷思概念"的产生原因及特点,并根据相关教育学理论探讨了符合高中生及高中物理学科特点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22.
戴元初 《视听界》2012,(3):35-38
“电视在中国大陆的地位正在发生逆转。虽然它仍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但巳不再是荣耀的家庭核心。”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8日的一篇报道将中国电视人心中的隐忧赤裸裸地抖落出来,虽然有些残忍,却是电视人必须直面的现实。  相似文献   
23.
王健  郝静 《今传媒》2012,(10):22-23
现代社会的技术"迷思"使人们陷入无法游移的狂热,我们只能意识到技术的种种"美好",技术的逻辑成为社会运转和人类思考的准则。工具理性成为控制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律,价值理性日见萎缩,传媒领域也逐渐出现一些"异化"现象。本文所要关注的即是我们该如何面对技术"迷思",并且着重探讨技术的入侵对传媒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本文尝试识别并界定一种"技术迷思"的概念来回应当下发展传播研究停滞不前的困境。具体而言,在回顾发展传播学术思想的过程中,将"技术迷思"视为理解发展背景下媒介角色及作用的研究透镜,通过它检视发展传播知识生产中被强调和被忽略的方向,以发展传播研究不同范式针对"技术迷思"的"对话"来厘清范式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反思技术迷思对发展传播理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5.
技术的迷思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总是以相似的面貌反复出现,不断地给人类以希望。但是人们却很少看到这些顶着无限光晕的技术迷思背后关于技术进步真实的故事——技术的进步始终为政治经济力量所服务的。而随着Facebook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登上技术历史的舞台,无数的梦想家、技术乌托邦论者纷纷参与到"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世界变得更平等,信息更加透明化"的迷思编撰中。本文将以Facebook作为个案分析社会化媒体中所蕴含的商品化关系,揭示迷思背后社会化媒体的政治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6.
由于许多化学概念本身存在高度抽象性以及教材对部分概念定义的不完善性,导致学生极易产生迷思概念,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以鲁科版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对概念的定义方式及语义描述为着手点,对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热化学部分内容可能产生的相关迷思概念进行探析.不仅可帮助学生解除迷思概念、提高对概念的认识深度,还能促进学生形...  相似文献   
27.
儿童性侵犯不仅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关于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认知或态度普遍存在。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发现我国社会文化中存在九个关于儿童性侵犯的迷思:只有性交或触摸儿童性器官才是性侵犯;儿童遭受性侵后一定会留下生理痕迹;儿童之间的性行为不是性侵犯;儿童性侵犯在中国极少发生;男童不会被性侵;陌生人是危险的,亲生父母不可能性侵自己的孩子;年龄大的儿童对自己被性侵负有责任;性侵对儿童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恢复的;儿童性侵犯事件应保密。设计和发展全面覆盖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儿童性侵犯预防项目是当前我国儿童性侵犯防治可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8.
技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层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在认识论层面形成了技术进步主义立场与技术乌托邦主义等思想。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一方面强化了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迷思”,另一方面则隐含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全球性的、全方位的竞争与霸权话语。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行必要的伦理判断,是消解“技术迷思”的有效路径,也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价值立场与行动依据。  相似文献   
29.
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教学低效、无效甚至反效饱受诟病,其关键问题在于教师队伍的作文教学观出现偏差,对作文教学的意义、作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担当、作文教学行为的策略实施以及作文教学的学科主体等方面存在认知迷乱。基于此,提出作文教学由割裂走向连贯、由一科走向多科、教师由旁观走向在场等主张,以实现作文教学的系统性、综合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30.
所有的文化都有迷思,数学也不例外。明晰数学迷思的内涵、价值与成因,有利于砥砺和实现教学相长。如何走出数学迷思的困境?面向知识,需要得其"大"而兼其"小",得其"显"而兼其"隐",得其"新"而兼其"旧";面向儿童,需要从"正确"到正确,从打开经验到拓宽经验,从私人对话到公共对话;面向迷思,需要向学生学习数学,向同事学习数学,向内心求索寻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