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选编了四篇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 《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节选)、《百年孤独》 (节选),分别为现代派文学中的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和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同时《语文读本》也选编  相似文献   
222.
郑愁予的短诗《错误》是一首轻灵隽永的名作。它显示了作者对自《诗经.卫风.伯兮》以来的闺怨主题的“追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题材上直接继承了古典闺怨诗的传统;意境上展现了清俊婉丽的古典气息;语词上借鉴了前贤作品中的众多“有意味的形式”。与此同时,作者基于特别的个人体验和时代背景,对传统闺怨诗也有“摆脱”,即等待主体的泛化、闺怨内蕴的深化和摹写身份的回归。  相似文献   
223.
224.
尽管文化研究的起点被公认为是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成立,但如果考虑到其创始人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和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均出版于1958年的话,那么英国文化研究的发端则应追溯到二战结束。同样的,尽管伯明翰大学的CCCS已于2006年6月关闭,而且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始,一批曾经受过伯明翰影响的学者纷纷“自立门户”,但是,文化研究的影响其实早已超越了CCCS,超越了伯明翰。7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其实已在英国内部扩散;8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更是扩散到加拿大、澳洲及美国等地,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学术取向;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文化研究在亚洲,包括中国再度升温。因此,如果我们将文化研究视为一种密切关注当代文化现实而同时又具有超越性的学术取向,而非占山为王式的学术流派,那么,文化研究在这半个世纪的变迁中仍然保持住了自己的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25.
漫想家     
下辈子投胎,到唐代去。李白和崔宗之顺流而下的那叶舟,我也想坐坐。伏尔泰的卷发十分英俊,细小的波浪上有麦香。捡一束玩玩。我喜欢的魏晋袖子,装得进三本书:《追忆似水年华》《世说新语》《新华字典》。  相似文献   
226.
写亲恩难报、海外怀乡以及成长心情的文章都很多.难得的是罗兰的这篇《回首金钢桥》在两千多字的篇幅里,把这三种情绪融会在一起来表达,而且这种融会和谐自然、浑然天成。全文以故乡景物——金钢桥为线索,以桥串起记忆中年少岁月里父亲默默关爱的往事。在对往事的追忆和怀想中同时追忆成长的心情。  相似文献   
227.
关心教育倾真爱,大树虬枝护新苗。我记得这是一位老教师曾经赠给刘正同志的诗句。刘正同志一直以来十分关心湖南的教育工作,在湖南教育界有口皆碑。我是办教育杂志的,我记得我最初于1988年就办刊的事情向刘正同志汇报,尔后有过几十次见面。在我的印象中,刘正同志身上总是体现出革命军人的奋斗精神,洋溢着工作热情,忙于工作且乐于工作。他对工作总是"一竿子插到底",哪怕是我这样的小人物所反映的问题或提出的要求,都能得到圆满的答复。他还几次与我谈及教育刊物的主题和走向问题,那些真知灼见使我心底豁然开朗,对他倍增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228.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它通过在意识中重建记忆中的美好时光,向世人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呼吁人们用记忆对抗时间,用孤独来对抗狂欢等等,对人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9.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项脊轩志》,古人的评价已不少了,有代表性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230.
追忆爱妻     
徐彭 《老年教育》2008,(11):32-32
爱妻去世已近两年,每当夜深人静,对灯孤坐,她的身影就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和妻相识于上世纪50年代末,她是冲破家庭的“包办婚姻”与我走到一起的。在“三年困难时期”,各种生活必需品均实行计划供应。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出差在外地,母亲从老家赶来照顾她。由于物资奇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