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31.
2007年1月16日,97岁高龄的原太原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梅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者、从事党的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的老教育家。他对革命忠心、对事业热心、对兴教育人诚心,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他那宽广的襟怀、独特的人格魅力,都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楷模。今天我们发表这篇纪念文章,旨在通过缅怀这位世纪老人的功德,继承和发扬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全体理工大入团结起来为把我校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32.
“怎么可以堕落成一个已婚男人呢?”一立坚持独身且学哲学的朋友说。譬如当你要看书时,老婆要你扫地;当你要伏案时,老婆要你买菜。这如何消受得了!朋友举例说。这与“红袖不能添香反倒添乱”的反名土说法颇为一致。如果把“堕落”理解为柴米油盐孩子老婆的牵绊与俗累,是—种生活的陷溺,而失掉了悠悠洒脱的自在日子,这说法确也道出了一些事实真相。捌门不好说婚姻家庭是一座围城什么的,那太哲学。但有几句话说得倒近乎情理:婚姻是一场博彩,女人押上了爱情,男人押上了自由。  相似文献   
233.
此时,当你翻看到这篇文章、关注这次活动,或许正值2011年的情人节,或许只是手有余香了。但无论时间如何偷换岁月的概念,永远偷不走的是男与女的情愫。  相似文献   
234.
她是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方美女,出生在英国的一个传教士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优雅大气,被父母视作珍宝。然而,1940年,她义无反顾地跟随她的中国籍恋人远渡重洋来到了当时战乱中的中国,甚至不潜为此与父母结怨。  相似文献   
235.
贾观逊 《知识窗》2008,(4):21-21
中国的麻雀,在50年前遭受过一场大劫难,事到如今,仍有不少人对这场麻雀大劫难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36.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极具代表性的遗民词人之一。他生当叔世,亲历亡国之痛,故其词不免常有“麦秀黍离”之悲、身世浮沉之感以及饱含对往日生活的无限追忆。他的部分词作常频繁使用同一个具有故国哀思的典故,托意深婉;同时多运用时空转换的章法与透过、设想的句法,极“沉郁顿挫”之韵致。这两种手法共同构成了碧山词的“追忆”风格,表现为主观性、曲折性、超越性的风格特质。碧山词“追忆”风格的形成与时势及其师承姜夔词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7.
薛建林 《精武》2010,(5):37-37
恩师高吉祥去世三年多了。在这三年期间,我时常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师恩深厚,往事历历在目,一直想写点东西纪念他老人家,可是终因工作繁忙拖延着……师父生于1917年,是山西省太谷县侯城村人。自幼家贫,艰难度日,朝不保夕。七岁起随父四处漂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因而体质很差,常常生病,生活都没有着落,更没有条件读书了。  相似文献   
238.
王长启 《收藏》2008,(10):110-115
20年前的日本香川县西安文物展是西安市第一个大型出国文物展。那是在1985年春天,某日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李家翰对我说,日本香川县通过西安市外办邀请西安文物赴日本展览,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明天早上到人民大厦去找一位叫松本昭雄的先生,尽量谈成功。第二天,我带着精心准备的文物目录拜访松本先生,他是一位清瘦、干练的中年人,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精通中国历史与文物。经过细致的磋商,最后确定在1988年日本祝贺濑户大桥建成通车时举行西安文物展。  相似文献   
239.
从20世纪60年代起,老年人公共照护服务在瑞典兴起,与此同时被称为Minneslund的公共墓地也开始流行起来,这两者的发展都是基于认可所有老人的人格并将其视为“神圣事物”的观念。相较于瑞典,日本对于老年人的照护以及对逝者的供养都有明显的“家的边界”的意识。但本文通过对柳田国男的“无缘佛”、转世(生まれ変わり)等观点的重新解读,以及对梢付塔婆、水俣病村落中生命观的探讨,从日本传统世界观中也挖掘出了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交融的普遍主义的一面。另一方面,瑞典在推行公共墓地的同时,万圣节墓地点燃烛灯进行个人追忆的习俗也开始逐渐兴起。与瑞典相较,从净土真宗的公共墓地以及大地震的悼念活动等例子中可以发现,在日本也存在着通过深化个人主义的个人追忆向超越血缘关系的人格崇拜趋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40.
追忆恩师于鸣镝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10月16日,令人敬仰的于鸣镝老师走了.噩耗传来,我不自觉地伏在桌子上,泪水滴落衣袖.我一下子感到大连的天空凝滞了,白云默哀,梧桐肃穆,大海轻泣.痛失恩师,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老师的音容笑貌总是在我脑海里浮现,不由得使我回忆起与于老师相处的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