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9329篇
科学研究   738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72篇
综合类   199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51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865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799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周祖良 《中学物理》2012,(12):31-32
测定滑动摩擦因数μ一直以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命题者千方百计地以此实验目的为题材背景,进行不断地翻样创新,如此一来,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势必会陷入命题者设计的陷阱.  相似文献   
112.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常涉及到一些颜色反应和具面是关于生物教材中与颜色有关的实验归纳总结,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混淆,下以方便对比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13.
马宇萍 《现代教学》2013,(1):105-105
发散性思维训练的重点是突破思维定式,善于多思。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抓主干的语言或行为,给学生确定思维的目标和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因而我按照“字斟句酌一细心研读一局部把握一整体领悟”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以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中《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为例,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4.
蔡启政 《学苑教育》2012,(10):49-49
高中阶段的数学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好多同学因无法适应这一转变,使得成绩下滑,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这其中有学习方法的问题,也有学习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的教学思维应用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成为当下的教师工作重点。因此,本文首先介绍逆向思维法的含义,其次分析了当下的高中语文写作的教学现状,最后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将逆向思维法应用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策略,对未来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有着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6.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科学发现的溯因模式作一系统探讨: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模式;从溯因模式与归纳、演绎模式的区别看溯因推理模式的本质特征;溯因模式在科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7.
函数方程给出的函数问题常见于习题参考书和试题之中,并且因其较抽象而成为教学的难点.本文将涉及高中数学教材的函数方程确定的抽象函数的性质做一归纳并给出部分应用,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发现芝诺悖论的又一个翻版——调和级数悖论,再一次证明,在传统的有穷-无穷理论体系中,人们永远不可能解决芝诺通过悖论要求人们解决的问题,并且永远无法制止新的芝诺悖论翻版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9.
当我们遇见一批学生时,我们就如同开启了人生 的一次新的旅程,老师驾驶着一辆车,载着你的学生’去畅游世 界丨而师爱如同这辆车的“方向盘”,如若“方向盘”把握得好, 乘客们会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地,如果方向盘一旦偏离,后果 不堪设想……本文利用巧妙的比喻,讲述了作为一名教师,面 对各种类型的学生如何巧妙运用师爱,合理地进行顺向教育和 逆向教育,唤起学生的心灵感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120.
张无忌 《中学理科》2007,(12):36-36
一、通过有限个事例归纳、猜想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就是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这是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常用途径. 在现行各种版本的中学数学教材中,都有这样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