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7 毫秒
31.
沙伟 《集邮博览》2011,(2):84-84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一种将美术和文字结合在一起的通俗读物。当“小人书”遇到了“过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相似文献   
32.
33.
叶雷 《高中生》2009,(5):55-57
当代文坛比较引人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崛起了一大批女作家。  相似文献   
34.
我作为一书的责任编辑,在其发行量突破500万册之际,除了欣喜、陶醉之外,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为什么此书的发行量如此之大,一本书何以被几百万的读者所推崇和青睐?  相似文献   
35.
白金声 《师道》2011,(5):4-5
我对古诗情有独钟。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我随着知青队伍浩浩荡荡开赴农村,在生产队的大炕上,打着手电筒津津有味地啃起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十讲》。1998年,应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邀请,我给少年儿童写了一本通俗读物——《家长教孩子学古诗》。  相似文献   
36.
一直以来,出行时我喜欢打内地“摩的”,除了省钱,更乐意与跑车“摩的”司机在风中闲谈。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那么跑“摩的”的人,就是一本以草纸为材质的边角泛黄且微微卷起的通俗读物。  相似文献   
37.
常言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明代奇人洪应明将其辛苦之作以“菜根”名之,化大俗为大雅,变腐朽为神奇。这是明清以来最著名的一部语录体格言式小品文集萃。作者以嘉言妙论,丽词警旬谈议处世之道,劝人向善,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  相似文献   
38.
聊城民间坊刻的历史,始于明洪武初年。好友堂就是最早的一家自印、自卖、规模很小的书馆,因资本微薄,只印卖启蒙读物、通俗读物、唱本之类,可以说是聊城民间书坊的首创者。清代前期,书业德、善成堂、宝兴堂、有益堂等相继开业,以后发展到二十几家,这些书坊大多为前店后坊,均集中在聊城城内鼓楼东大街及东城门内外。  相似文献   
39.
胡程立 《出版科学》2008,16(1):84-87
冯梦龙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通俗文学编辑巨匠。他编辑通俗读物的主旨是浅、俗、真,即浅近明白、通俗易懂、情理皆真。这一指导思想对现代大众文化出版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0.
二十几年前买到过一堆老画报,其中有《良友》画报、《大众》画报、《时代》画报、《中华》画报和今天我要重点讲的梁又铭参与编务的《文华》画报。画报画报,当然是以图画美术为主、文字为辅了,用旧眼光来看,画报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读物。这个观点不能算多大的错,可是我想说这个观点未免像戴了一副有色眼镜。近现代画报具有文化启蒙和开发心智等诸多功效,如果换一种读法,戴上一副放大镜,画报里有内涵的东西就会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