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12489篇
科学研究   1468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527篇
综合类   598篇
文化理论   80篇
信息传播   1207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834篇
  2022年   820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1252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876篇
  2011年   970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1080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962.
针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两种错误倾向,提出课本知识结构化处理是实现静态知识转化为过程知识的新观点,阐释了课本知识结构化处理促进核心素养生成与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63.
学科本质是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源泉和基础.教师应充分认识自身和学生所处的具体环境,以价值为基,以文字为本,以创新为先,以互动为要,从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习作要求的差异与联系、教材作文的常态写作指导、小学中高年段的习作指导重点及其承接三个方面对小学习作指导的年段重点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964.
教学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与各种形式的问题有关.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作为教的主体,教师的问题引导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他的问题逻辑主要包括启发性问题、探查性问题和结果性问题.本研究以《能量的转换》一课为例,对教师的问题逻辑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科学...  相似文献   
965.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途径与工具,更具有磨炼心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功能。“双减”背景下,进行作业设计最基本的前提是教师要树立正确作业观,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本校习惯教育特色,本文试从识字书写、阅读、倾听表达、思考和积累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以作业完整育人的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66.
对“三段六环导学”模式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从学生、教师两个层面阐述了“三段六环导学”模式对高中化学教学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升的问题所在,最后就“三段六环导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与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7.
“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铁的单质”的教学相对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锻剑”为核心情境,整合教材栏目实现基于教材逻辑的教学,把铁的物性、类别通性、价类二维、高炉炼铁、铁水反应、冷水淬火等重要内容整合成一条有逻辑的教学主线,实现知识的有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968.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69.
“以美育德”指向的是美和善的关系,追求的是美和善的和谐统一。向善和爱美是人的社会天性,也是存在方式,人类离不开善和美的生活。善和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皆源自人性的内在需求和生命自身的自由追求,都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与美是共通的,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善是美的基础,而美是善的表现形式。基于善和美的相通性,美才得以育德,德才得以育美,这是“以美育德”的逻辑起点。审美教育实质上是唤起受教育者审美经验的过程,而审美经验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过程,美育主要通过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和坚定道德信念等方式促进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0.
新时代立德树人共同体包含三个特征,即对立德树人拥有共同的想象、共享的空间和共通的情感。从一般角度出发,立德树人强调协同;从共同体角度出发,立德树人强调建立想象共同体、空间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强调对立德树人价值内涵的坚守、对立德树人共同体边界和身份的追求、对共同体内部安全感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