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淮河流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享有"东方芭蕾"之称的花鼓灯艺术以其流动的舞姿、铿锵有力的鼓点、鲜明的人物角色和多层系的道具符号为人们津津乐道。合理揭示花鼓灯文化、美学特色,挖掘其符号性质,并将之艺术元素符号给予产品语意学转化,必将为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做下铺垫。  相似文献   
52.
《武当》2014,(1):I0003-I0003
《丹道法诀十二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孚琛研究员倾毕生学力精心打造的传世之作。胡孚琛教授是该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1980年,胡孚琛教授接受钱学森院士关于调研佛、道二教的修持法诀,为人体科学作贡献的嘱托,跋涉江湖、遍迹山林、亲赴康藏、出入禅密,历时30年,自己耗资13万元,终于完成了丹  相似文献   
53.
孔子为儒家学说奠定了基调——在早期的"儒"(祭祀人员、传授知识的文弱人员等)中加入仁、礼乐而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其恢复周礼,为分崩离析的时代建立新秩序的入世主张常常被人们当做与道家思想相隔离。文章借助于史料记载,用逻辑的分析方法尝试还原出孔子兼容开放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54.
文章属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探讨。首先介绍了朱伯崑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工作与成果,其次介绍和分析了朱先生50年代以来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的反思和他的哲学史观,最后阐述了朱先生易学哲学研究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文章也提供了一些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角度来看较为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55.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深受道学、玄学、佛学思想的影响。道家崇尚自然和玄学的“自然与道合一” ,以及禅学中的“心造万物”等思想 ,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和性。分析、研究这三者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有利于揭示中国山水画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56.
北宋词人周邦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密切,这构成了他创作的背景和主线,然而《宋史》并没有记载此事。所以.参照西方史学,从不同历史观的断裂处分析社会原因,重点把握其词作中的心路历程,成为当前清真词研究中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7.
南宋中后期,道学中人与江湖派、四灵对诗歌的体裁有不同的取向。道学中人朱熹、张栻推崇古体诗创作,排斥近体诗的写作;四灵则大多写作近体诗,较少有古体诗创作;江湖派则在两可之间。这三个不同的创作流派对诗歌体裁的选择有着不同的思想渊源,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诗歌体裁及诗歌发展的认识。然而,在实际的创作活动中,他们中有的派别则违反了他们所提倡的诗学思想。通过梳理这三派的诗学思想,比较他们在实际创作中不同诗体的数量,可以理清南宋中后期文坛存在的关于诗歌体裁争论的现象及根源,解析道学派的诗学思想与现实创作中的矛盾成因。  相似文献   
58.
梅墨生 《武当》2013,(5):11-11
想尘寰万千人事,幻真荣辱谁致?狼贪名利蛾扑火,一梦觉来成戏。涂粉墨,上下场,浓妆淡抹玩不腻。白云万古,叹天地悠悠,渊亭岳峙,道法自无为。金丹诀,披览千编无字。少年心信仙术。遇师渐获长生气,活活己然无累。人弱志,但充腹,老聃大道三丰使。微澜春水,看画里乾坤,平畴远景,红紫映熹熹。  相似文献   
59.
从话语的角度看,理学之所以为理学,在于它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和集中的话语体系。而这一套体系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变化的历史过程。宋代理学的主流,在当时被称为“道学”。二程是宋代道学的创立者,前期道学的核心话语,如“仁说”、“中和说”等,提供了道学从北宋后期到南宋前期发展的重要动力。朱熹在对各派道学思想的批判和吸收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权威,带来了道学话语的更替,道学的关注课题从中和说、求仁说转变到理气说、心性说、格物说,朱熹哲学的话语开始主导道学思想的展开。  相似文献   
60.
李贽的历史功绩在于:反“君子之治”即封建统治;反“执一”即政治化儒家“孔子之道”;提出了反映当时新型的个体工商业者社会政治愿望的理想“至人之治”。李贽之所以能够建立这样的功绩,关键在于他能够“从众人行”、“同众人言”,思想行为上都站到了人民一边,特别是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个体工商业者一边。李贽是当之无愧的反封建的思想家和新型个体工商业者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