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顾炎武开始长达25年的北游生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昆山故里,终客死山西曲沃.关于顾炎武北游不归的原因,引起了后世学人的广泛关注.在爬梳史料和借鉴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顾炎武北游不归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北游前段,他因为躲避来自里豪和家族内部的迫害不敢归;二是在北游后段,他因为经济上的窘迫而不能归;三是超越前段不敢归和后段不能归的深层原因在于他基于遗民心理的不忍归.面对恢复希望渐趋渺茫的形势,他强忍不归.  相似文献   
222.
清初宋诗选本与遗民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民思潮对清初宋诗选本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存在时间、地域上的不平衡。另外,宋诗选本的庙堂化倾向在清初亦已出现。  相似文献   
223.
吴骐是清初遗民诗人。入清之后坚苦自守,安贫乐道。其诗反映明清易代史事,抒发亡国之悲,可称诗史。其词风流香艳,与其诗有醒豁之分野,彰显云间派词风。  相似文献   
224.
曹寅喜爱梅花似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是他对君子高标人格的追慕与祈求,也是他对兄弟和睦情感的寄托与期盼;既是对具有“超世之志”、“不屈之节”的前明遗民和江南士子的仰慕与笼络,也是对主子康熙雅习的迎合与追随.不管其中的哪些因素所占的比重更多一些,似都不影响这样一个事实:即曹寅具有爱梅情结,他喜爱梅花.  相似文献   
225.
《全宋词》、《全金元词》从《名儒草堂诗馀》采入大量的词,但未择善本,校勘也有欠缺。是书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词选,它是在《草堂诗馀》不断翻刻的风气下成书的,它的编选意图是反映江西词人的爱国情感、亡国哀思,但也有适度冲淡编选意图之意。后人据是书提出江西词派的说法不能成立,而仅据是书去研究江西遗民词人群,也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226.
毛东红 《寻根》2002,(5):12-14
穿过笼罩在孔子头顶的种种光环,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位历史学家,一个历史的虔诚信仰,一个顽固的化遗民。尼采有云:历史学家总是向后看,因而也向后信仰。其实,何止历史学家,对历史的信仰和迷恋从来都隐藏在人心的底层,甚至已经蜕变为一种潜意识,左右着人的行动和思想。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恰是父亲的隐喻,因而对历史的依恋就成为孤独的个人在无助的尘世生活中对父亲的呼唤。  相似文献   
227.
日本学大槻干郎认为,隐元大师终老日本的原因。是因为清廷实行闭关锁海政策。本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隐元大师终老日本的原因并非由于清廷锁海政策。主要是其持鲜明的抗清复明誓不降清态度。由于反清复明无望,他以遗民僧身份终老日本。  相似文献   
228.
罗时进 《天中学刊》2002,17(1):54-57
陆贻典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感和深厚才学性情的遗民诗人,是清初虞山诗派的倡导者、组织者。他的《觌阉诗钞》记录了民族的一段特殊历史,成为一份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料,而其诗擅写世道人情,富有哲思,寓大含于细入,由浅近而深远,圆润流畅,婉娈托讽,典型地体现出虞山派的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29.
吴嘉纪是清初一位非常优秀的遗民诗人 ,生前身后一直为清人所景仰。但今天 ,人们对他的品性与诗歌存在一些误会与偏见 ,认为他与周亮工、王士等清廷官吏交游唱和 ,渐失本色 ,诗歌走了下坡路。经考辨 ,他一生坚持民族气节 ,品性高洁 ,抱穷守志至终老 ;他秉持儒家诗教精神 ,关心民生疾苦 ,善用白描 ,以高超的诗艺创造了自成一家的“野人体”诗歌 ,有力地彰显了清诗的实绩 ,从而成为清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230.
遗民逃禅是清初思想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这一独特化景观的形成,以晚明以来禅宗的风靡、禅悦之风的兴盛为铺垫,以明清易代的社会大变革为契机。在这批遗民僧中,归庄是一个典型,“亦僧亦儒”的生活对诗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均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尽管“虽作头陀不解禅”但这极不情愿的皈依,不仅给佛国世界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使儒学获得了渗入佛学的最佳心理氛围与心理基础,使中国佛教思想化史上长达千余年的儒释融合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而且使佛教与人士大夫的关系也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