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讳辩     
在我国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而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这叫做避讳,如汉高祖名邦,就改"邦"为"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晋""进"二字同音,所以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韩愈也因鼓励李贺应试,而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思想,韩愈十分愤慨,因此写下了《讳辩》一文,驳斥这种滥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语言马赛克——语码混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文根据搜集的语料,归纳了语言马赛克中常见的修辞方式,并分析了其语用价值,使我们对语言马赛克现象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对其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4.
我原本是比较内向的,即使是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我也会不知所措,而这次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帮助我突破了这层枷锁,让我产生了自信,由内而外充满了勇气。在专项奖评审中,我的展位孤零零的,没有一位专家到来,这让我感到有些苦涩,心想这次大赛得垫底了。在8月5号的封闭问辩中,我一改之前的内向与沉默,抓住机会为每一个对我的展位投以目光的评委进行大胆而自信的解说,对自己作品的缺点也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让我没想到的是,评委们都很和蔼,对选手也很宽容,并没有意想之中  相似文献   
115.
<正>在《辞海》中这样解释"避讳":"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叫避讳。"在中国,避讳有悠久历史,《礼记·曲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的避讳;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的词条,正式宣言"六避"。可见,早在周代就已出现了避讳。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一整套制度。秦汉以降,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  相似文献   
116.
网上有一道选择题,涉及秦始皇的避讳问题: 《公羊传》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如秦始皇名“赢政”,为避讳把“政月”改为“正月”,且读平声,这就是今天的“正月”。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1)说明秦始皇意气用事;(2)“政月”改为“正月”是为了维护皇帝的独尊;(3)避讳是指为了尊重别人而用避开或换用某些字词的方法改变原来正常的称谓;(4)避讳只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17.
王宏波 《华夏文化》2003,(4):64-64,F003
《书法》2 0 0 1年第 12期刊登了李永炎、李昌和的文章《退思斋藏本〈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新识》(以下简称《新识》) ,文章为分辨《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拓本的朝代 ,以董其昌的话开篇立论 :“碑文以‘何以’、‘纷纠’、‘出’五字未损者为唐拓” ,继以明确为北宋拓本的翁跋本、墨皇本为参照 ,通过列表、图例对比的方式 ,把退思斋藏本中的“何以”、“纷纠”、“民智重以苦”等字的存在状态与北宋翁跋本、墨皇本中相应的字进行了一一对比 ,指出退思斋藏本之“何以”、“纷纠”四字完整 ,“民智重以苦”五字清晰无损 ,均胜过参照的两北宋拓…  相似文献   
118.
避讳给古籍整理工作带来一些困难,造成一些混淆,本文阐述了避讳的产生和发展,避讳的种类,力图对从事古籍整理工作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9.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存在造成了文字混乱,史实淆乱,给人们阅读、整理和研究古籍带来了困难。但各朝讳字不同,有其自身规律。掌握这一规律,熟记各朝代帝王的名号及其避讳字,对鉴定古籍版本的成书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以大量例证,指出唐代避讳在我国整个封建社会中是最不严格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时宽松的政治思想氛围有关。由此可知,“玄元之妙”中所谓唐玄宗以后,所有书写“玄”字的地方,一律要改写作“元”字,以免犯“大不敬”的忌讳之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