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赵辉 《报林求索》2009,(9):80-83
从新中国成立60年到改革开放30年,中国金融业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尽管目前中国已是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经济强国,更不是金融大国和金融强国,毕竟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步伐的加快,如何重塑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正确发挥金融力量在大国崛起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崛起之路上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2008年11月,中国湖南长沙."南开一潇湘晨报指数"诞生之时,正是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面临考验之际.风起于华尔街之末,海啸的巨浪却撼动了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03.
《英语自学》2009,(6):2-3
据周五(5月15日)发布的报道,自去年全球金融体系动荡之后,整个欧洲经济活动熄火,2009年一季度欧洲经济体急剧萎缩。经济学家们称,欧洲经济的降幅比美国经济的将幅还要大,可能到了地区经济周期的最低点。他们还补充道,看起来经济衰退至少还要再持续数月,而且失业率骤升也不无可能。  相似文献   
104.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的经济过热是由于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而引发的总量过热。应综合治理经济总量过热,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总量控制、金融体系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106.
个体理性走向集体行动理性即金融主体由诉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向普惠人民、紧密联系实体经济转变,金融主体的治理结构、服务理念、服务政策与措施必须转向。本文基于新时代中国金融体系的行动特征,对金融主体走向集体行动理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7.
制度变迁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我国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协调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关系,既要利用国家在制度变革方面的优势,更要以培养中小企业的自生能力为最终目标,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江西省金融业运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西省金融业逐步恢复和发展,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着金融资源过度集中,地方性金融机构少,区域性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等问题,因此,需要调整和完善金融体系,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增强经济金融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9.
以银行体系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与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孰优孰劣,一直就是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经典话题.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即存在道德风险时,对于一个要从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转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企业来说,银行融资效率更高,但仍存在改进之处.建立进入门槛更低的全国性的产权市场,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0.
当前日本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日本金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难以解决、金融体系不稳定、金融机构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信誉下降、金融自由化相对落后以及金融国际化倒退等。不良债权除旧出新、金融体制僵化、金融环境不利以及银行负担重等原因导致了金融问题的产生。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