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文章从艺术设计和美术学角度,对鄂州铜镜纹饰设计的点、线、面概念元素和图形、铭文、骨式构成等视觉元素进行了探讨.从中可以看出吴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朦胧的企业形象策划和品牌创立意识.  相似文献   
102.
一直以来,学界都把“戎大同永追女”认定为是“戎大同从追女”之误,且是个偏正结构。笔认为“永追”是个连动结构,其意义是向前行进而追杀。“永”的意义是与“追”紧密相连的。本从“永”的字形、意义出发,讨论“永”和“从”的意义相关性,兼谈了“追”所涉及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3.
大克鼎铭文“显孝于申”的理解一直以来就“申”的词性以及这一句的语法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说明了“申”是个名词而非动词 ,应破读为“神”。它是正常语序而非倒装。也说明了“申”的动词来源于电闪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4.
《柳州师专学报》2020,(2):53-56
在广西出土的铜镜中,汉代铜镜所占比重较大。从类型学上分析,汉代铜镜铭文的主题有祈福辟邪、相思毋忘、十二地支、材质介绍、宣传介绍、宗教信仰等几类。分析广西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有助于我们了解汉代的铜镜特点和汉代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5.
目前所見西周時期的文字主要是金文,即鑄刻在各種金屬器皿上的文字。文字的形體,即字形是古文字研究的主要對象。本文就西周晚期铭文字形的简化现象作了一个简要的勾勒,以期對金文的字形結構、演變規律的研究提供一個比較重要的參考資料。  相似文献   
106.
权与衡     
计算重量的衡器起源于何时,迄今尚无考古学资料证实。但在周代中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重量单位,如“镒”“钧”“铢”等。  相似文献   
107.
班簋补释     
在前辈学者对《班簋》考释的基础上,通过对铭文的语言学审视,综合运用偏旁分析法、二重证据法和语法规则,发现“铽人”即《诗经·小雅·采芑》“钲人伐鼓”之钲人,并结合训诂资料及《周礼·地官·鼓人》所记“鼓人”职责,探得“钲人”是在将帅指令下通过击打钲鼓向军队传递行止命令的官吏;通过《班簋》铭文、周人观念、《诗经》原文和孟子解诗的比较,求得“天畏否畀屯陟”中的“天畏”是一个定语后置式的名词短语;通过“天畏否畀屯陟”与《周书·多方》“惟天不畀纯”对勘,从语境与行文的角度,证成《班簋》铭“天畏否畀屯陟”之“否”当读为“丕”、训为大。  相似文献   
108.
六年琱生簋是一篇西周时期的涉法铭文。在吸收各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铭文进行集释,并做出按语。为方便对全文的理解,在集释的基础上对铭文做了翻译,希望能对六年琱生簋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09.
陈文平 《寻根》2001,(5):58-58
德国收藏中国文物的博物馆主要以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德国国家图书馆和斯图加特国立民间艺术博物馆四家为主。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青铜器颇有名气。如商代晚期的武方晷高32.6厘米,已失盖,肩饰涡纹,双耳作龙形,器形规整,制作精致。其口沿内有铭文“武”字,在商代金文中十分少见。再如春秋晚期的銎戚,也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10.
“于”、“以”是西周铜器铭文中使用最多的两个介词,“于”介引处所、时间、主动者、事情的用法是“以”所没有的,而“以”介引共事、原因的用法同样为“于”所不具备。“于”、“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省略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尽管两者用法有少量重合之处,但总体说来,“于”和“以”的意义、功能在许多方面相互补足。这种相互补足十分鲜明而突出,是语言系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