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2篇
教育   330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长恨歌》是王安忆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王琦瑶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也是现当代文学典型的任务形象之一。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描述了王琦瑶悲剧的一生。对此,从造就王琦瑶的各种悲剧入手梳理总结出价值取向、个人性格、时代背因素、男权社会等因素,以此展现王琦瑶悲剧的一生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22.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腻发现了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的审美情调,在她笔下,衣食住行等具体物象,因为人们的细心经营有了优雅的味道,日常生活的韵致也因怀旧的感伤而变得浓郁。在日常物象世界之上,作者又对日常生活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生存品质、生活哲学都进行了审美化的书写。  相似文献   
23.
运用叙事学理论对白居易《长恨歌》进行叙事学分析,可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长恨歌》叙事语言的有机构成,通过“隐喻”“转喻”的符号理论具体阐释;分析《长恨歌》象征对叙事的推动;从故事角度把握《长恨歌》的故事线索,分析它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4.
问:我是河南省卫辉市一中的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我在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06年11月第二版。2011年6月河南第一次印刷)一书时,产生了一些小小的疑问,在分析自居易的《长恨歌》中的“钗擘黄金合分钿”一句时,对“擘”的字音产生了疑问,课文下注解中对擘字的注音是bò,这句话的意思是:将金钗和钿合分开各持一半。  相似文献   
25.
1989年以后,王安忆经常感到不满足的地方就是没有承继,好像自己没有前辈了,于是她就拼命地想给自己找一个领袖,其后,与白居易同名的作品《长恨歌》就发表了,本文要研究的就是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26.
高考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语文应试中的重难点,11分的题目,考生均分也就5分左右,因此,高考诗歌鉴赏是整个高考语文中失分比例最大的题目。究其原因,一是考生在传统诗歌方面的知识积淀普遍缺失,导致读不懂诗歌,即使下笔千言,也只能是灌满了水的海绵,乍一看很有份量,挤干了却什么也没有;二是考生未能很好地掌握答题的模式技巧,应试时...  相似文献   
27.
看《长恨歌》评王安忆笔下王琦瑶的悲情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恨歌》是王安忆所有作品中最被看好的作品,作品讲述了特定时期出身于弄堂的“上海小姐”王琦瑶的悲情人生,笔者从人物性格到对情感的渴求与依赖进行了人物分析,诠释了王琦瑶那以传奇开始却以悲情落幕的结局。  相似文献   
28.
王琦瑶是当代著名女性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角,小说以王琦瑶四十年的情与爱为主线。书写一个女人的史诗,更展现一段时代风貌。小说中的时代背景影响情与爱的取向,情与爱的发展折射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29.
正《长恨歌》的素材原本只是报上的一个关于"上海小姐"被年轻人杀害的故事,但经王安忆演绎之后,就变成了一部内涵极其丰富的长篇著作。素材原本的新奇与悲剧到了著作之中,已经升华为对整个人类生存命运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对女性的思考。无论是身居高位的李主任,  相似文献   
30.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作品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文章主要通过《长恨歌》中叙事方式和王琦瑶的形象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