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20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古代体育形式的发展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变迁也是中国社会价值的体现,而这种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变迁,在汉字的词源中可以寻求线索:"赛"字,揭示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祭祀的渊源,并引发我们对于其从娱神走到娱人的思考;"戏"字,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源于军事却繁于娱乐的变迁;而对于"术"字的释义,折射出我国古代体育对于道德的尊重、礼仪的遵守、智慧的追求、境界的营造,使古代体育重修身,更重修心的特点得以展现。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体育进行解构,对赛—戏—术释义的解读,不仅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探究提供思路,也引发出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同源不同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82.
金迪 《华夏文化》2011,(3):48-49
天地万物一阴一阳,红尘人寰一男一女,男人与女人是永恒的话题.在封建社会,儒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礼法制度限制了妇女的自由,但她们仍在历史的夹缝中显示出了自己的睿智、个性和才华。  相似文献   
83.
我本不会下棋,小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副象棋,大大的子儿,圆鼓鼓的肚子,一副厚实憨厚沉稳的样子,心生几分喜爱。父亲只会叫我把字朝下底朝上整齐地码好,翻开来碰,好像论大小。如此下棋,不如说是游戏。父亲不会下,我也就未曾学会,这好像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从文本的共存关系和派生关系来分析《金瓶梅》的互文性,重点分析《金瓶梅》对前文本《水浒传》和《西厢记》情节架构和人物形象的戏拟,并解读其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85.
苏浦 《下一代》2014,(6):9-12
正一孝道文化的渊源和内涵(一)孝道文化溯源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86.
北宋西昆体诗人刘筠的《大酺赋》为大中祥符元年二月大酺而作,这篇赋用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手法描绘了大酺仪式上的各种杂戏表演,既生动再现了当时仪式举行的盛况,也为研究宋代民俗提供了资料。通过该赋,可以窥见以刘筠为代表的宋代文人之心态迥异于前代赋家。宋代大酺多集中在宋真宗朝,而这次大酺程式较为完整,因而具有典型性,所以该赋有仪式价值。《大酺赋》除了言志抒情外,也有一定的宣教意义,由于其属于礼乐文学范畴,因此也能引发对礼乐文学功能的思考。  相似文献   
87.
地方性是地方戏的本质特征,地方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语言的地方性乃地方戏的灵魂。黄梅戏以安庆方言为基础,语音、词汇、语法均带有浓厚的安庆方言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梅戏改编的传统剧目和创作的新戏,语言地方性特征正在逐渐削弱,这是应该警惕和扭转的。  相似文献   
88.
戏神崇拜与其他行业祖师爷崇拜不同,戏神众多,各说不一。黄梅戏戏神崇拜是众神崇拜,既崇拜"唐王",又崇拜"老郎",还崇拜"田、郭、窦",它是由多剧种和其它艺术门类祖师崇拜合并且美化而来。究其原因,既与黄梅戏形成较晚有关,也与逃水荒灾民传播有关,还与黄梅佛教兴盛有关。  相似文献   
89.
石刻是文献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桂林碑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关于桂林各种戏曲演出活动的状况,多是通过碑刻中一些只言片语来勾勒其貌:一是凑份集资"醮戏"演出;二是酬神祭祀表演傩戏;三是墟日贸易村民聚戏。这些记录提供了清代桂林戏曲演出活动的珍贵资料,对广西乃至我国戏曲发展的研究具有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90.
阳阳和糖果     
邵小鸥 《生活教育》2014,(11):112-113
正糖,是阳阳最喜欢吃的零食。阳阳马上五周岁了,在幼儿园上中班,得益于学校素质教育,行事已颇有主见,大凡受"理工爸"遗传无厘头的"为什么",老是问得大人头晕,每每与妈妈意见相左,还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妈妈一般不与其纠缠,直接以糖衣炮弹出击,阳阳抵不住诱惑,乖乖就范,此招屡试不爽,近乎百发百中。清明节,爸爸、妈妈带阳阳去广州长隆等地"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