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6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的王阳明强调"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学说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渗透研究过程可以理解为发现大学生的本心,向内寻求力量,助力学生自我成长.本文在深入理解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工作实践,在教育过程中渗透这一理论,以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着重开展新生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综合能力养成及人格魅力养成教育的工作,帮助大学新生塑造出众的人格魅力,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统一,促进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长效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42.
阳明心学基于经典儒学的入世精神,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劳动精神观。一是在以劳育美层面,倡导事天尽性的崇高精神,弘扬劳动生成人与自然的光荣使命;二是在以劳增智层面,倡导以劳致知的求真精神,主张在以劳动形成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身体化;三是在以劳树德层面,倡导为善去恶的致善精神,主张通过以正确之法做正确之事的“正事”行为,成就良知生长与万物生长;四是在以劳创新层面,倡导成物成己的创造精神,主张通过批判性反思直面事物本身,依据事物自身变化创新治理事物的方法,通过文化融通使事物得到综合治理;五是在以劳健体层面,倡导强体力行的实干精神,弘扬居安思危、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艰苦奋斗,勇担为天地立心以使万物顺天致性的责任,践行学以致用以知识改造世界的笃行精神。  相似文献   
143.
144.
嘉靖至万历年间 ,张居正、王世贞、李卓吾大抵为“同龄人” ,他们都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但又都不是完全的心学信徒。论家世和地位 ,李贽不能与张、王相比 ,但李贽的经历使他对人生之体味、生命价值之探索 ,达到了常人不可企及之深度。他关注民瘼的思想和行为 ,说明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狂人  相似文献   
145.
明武宗正德九年朱陆之辩的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谈论的热点,王阳明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也直接参与到了此次论辩中。《朱子晚年定论》就是在此次论辩的影响下编著的,全文共收录三十四篇朱熹与友人的书信,用以论证朱子晚年改变其说而与心学思想会通的结果。朱陆之辩的实质就是心学与理学的论辩,这场论辩从宋朝时期的“朱陆之辩”(1)开启,经过“朱王之辩”(2)的转化一直延续至今。《朱子晚年定论》是“朱王之辩”转化的标志性著述,无论对于王学还是朱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149.
黄宗羲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26):97-F0003
一、生平介绍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省余姚县黄竹浦人。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和教育家。 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他少年时,“阉宦”之害甚为炽烈。其父黄尊素,天启间御史,东林党人,曾上书弹劾阉党魁首魏忠贤,死于诏狱。黄宗羲自幼随父在京,“尽知朝局清流浊流”,为国事家仇,积极参加反阉斗争。自幼好学,17岁时师从刘宗周。刘宗周作为当时王阳明学派的泰斗,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20多岁时,他有感于“时政”,发愤渎书,由于他勤奋苦读,在三、四十岁时,已成为当时的江南名儒。  相似文献   
150.
马廷锡是王阳明在贵州著名的黔中王门再传弟子,其心学之传得于当年王阳明在黔中的及门弟子蒋信。马廷锡的心学活动涉及贵州、四川、湖南三省,早年问学求道、任官行道,中晚年广交王门后学,在贵阳讲学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继王阳明、蒋信之后,在贵州掀起第三次心学讲学高潮,将黔中王门推进到成熟阶段。马延锡及其子、孙三辈均有功于阳明心学。马氏家族不愧是黔中王门著名的心学世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