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6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一、健身经络(一)经络概述人体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义,是经络系统中直行的干线,多循行于深部。"络"有网络的意义,为经的分支,犹如网络一样遍布周身,无处不至,分布部位较浅。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经络遍布全身,有规律性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二)经络分类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组成。经脉主要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大类,络脉有别络,孙络,浮络。现将经络的组成用下表表示。  相似文献   
202.
李梦阳与阳明心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梦阳与王阳明,同为明中叶理学新思想的开拓者,但他们的思想走向却迥然有别。王阳明融会佛、老而归之于儒,直承孟子以辟“心学”;李梦阳则抨击异端,力归纯儒。二人思想同源而异趋。  相似文献   
203.
允文 《钓鱼》2006,(3):62-62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浮标生产基地,在我国的浮标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坐落于湖南临湘市的阳明钓具公司就是该地众多浮标生产厂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该公司生产的浮标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的口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悬坠钓旋风席卷中国大陆,在国内钓迷中引起巨大反响。新兴的钓法吸引了不少钓鱼爱好者的目光,一些先行者纷纷尝试这一钓法,悬坠钓法在内地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在这种大背景下,1992年阳明钓具公司在湖南岳阳应运而生。刚刚成立的阳明钓具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蕴藏着的无限…  相似文献   
204.
教人为善去恶是道德教化的核心,儒家将此分为理论层面上探讨恶的来源问题与实践层面上践行去恶的功夫问题。阳明提出气是性的表现,抛弃了理学家主张的气是恶的来源,从而在理论层面上取消了恶的来源;他又以致良知的简易功夫取消了去恶功夫的独立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儒家道德教化的全面危机。  相似文献   
205.
对百回本《西游记》主旨的探索,须从《西游记》成书历程所处的哲学背景、时代特征、社会氛围出发,结合对小说文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明代阳明心学对《西游记》的成书有多维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6.
"反观内省"是儒家的传统方法,也是阳明学的基本方法。阳明学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树立做人的远大目标为圣人。以圣人为据,时时处处、事事处处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良心的基本方法即反观内省。它是修身的方法,也是寻求"精一"的功夫。  相似文献   
207.
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学重要的修养工夫。在阳明哲学中,至善心体是其格物致知的起点和目的。阳明的格物致知是格正吾人之心,对事之理察即在其中。朱子的格物思想在于穷理,向外求索。  相似文献   
208.
明代阳明心学对《西游记》影响深广,本文拟从"自然人欲"与"正心诚意"两方面分析心学视野下猪八戒形象与心学同中有异之处,从而揭橥猪八戒的形象意义。  相似文献   
209.
阳明于弘治十四年和正德十五年两游九华山,遍览九华之胜,与九华山儒、释、道三家人士有不同程度的交往;阳明的九华之游不仅在当地接受了以李呈祥、柯乔为代表的一批弟子,还随处题赠,留下诗歌62首;阳明弟子满足了阳明于九华山兴建书院的愿望,建立了阳明书院,并在其周围自构精舍,相互研习阳明良知之学,形成了九华山儒学兴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210.
章学诚在《浙东学术》中构建了一个浙东阳明学的历史谱系。它与《章氏遗书》中的其他言论一道,证实了章学诚的阳明学倾向。这种倾向,渊源自章学诚家族道墟章氏与阳明学巨子的交往。明末刘宗周与章氏的血缘关系及其本人在阳明学中的重要地位,促成了道墟章氏向阳明学的转变。到了清代,通过邵廷采与章大来等人的交游,嶯山学派由“心性之学”转向“经史之学”的新风气传入道墟章氏,并直接影响了章学诚以史学代理学的基本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