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陈尚象是邹元标的门生,属王阳明四传弟子。陈尚象一生致力于研讨阳明学术,躬行践履,为官清正,刚直敢谏,被斥为民。撰写《贵州通志》,为黔志善本。  相似文献   
42.
戚继光的武学思想是在明代中晚期的儒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阳明心学在武学领域、军事领域的杰出实践体.本文通过戚继光武学思想与阳明心学的对比与分析,力求深透地挖掘他的武学思想中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43.
阳明哲学包含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征,即人与艺术统一的整体原则,阳明哲学中的“心学”体系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今天阳明美学的丰富内容,同样对当代工业设计类学科的理论发展潜存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工业产品设计的思想进行筛选,加入中国传统的美学观点,寻找出更加适合引导未来世界工业产品设计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深入对阳明美学思想的研究,能够进一步让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工作者,系统的去感受现代工业产品的主要设计思想,即把产品的功能、舒适度和外观的美,完善的结合起来,这样由表及里的创造过程,领悟对阳明美学的整体认知,产生对中国文化的无限崇拜之情。  相似文献   
44.
45.
嘉靖至万历年间,张居正、王世贞、李上昌吾大抵为“同龄人”,他们受到阳日明心学的影响,但又都不是完全的心学信徒。论家世和地位,李贽不能与张、王相比,但李贽的经历使他对人生之体味、生命价值之探索,达到了常人不可企及之深度。他关注民瘼的思想和行为,说明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狂人。  相似文献   
46.
阳明之所"立言",版本甚多,然有明隆庆谢氏刻本《王文成公全书》和明崇祯施氏刻本《阳明先生集要》乃为显本,两本各有殊同,皆为读研阳明思想学说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47.
明治时期是日本王学的高峰,王阳明文献在日本流传的过程中,通过不同人物的翻刻、评注、选辑,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版本特征,阳明的文学创作与哲学思辨在国内外形成了两个传刻的倾向与线索,在日本学者对阳明文献的重刻与编辑中也逐渐形成了哲学文献与文学文献的传刻途径,反映出王阳明文献在日本的文献接受与日本本土的文化语境紧密结合。论文关注明治时期日本学者对王阳明文献的翻刻与接收,主要考察日本学者对王阳明文献的整理与编撰,探讨王阳明文献在日本学界与社会的流传版本及文化交流作用。  相似文献   
48.
梁启超在1903年之后从发明新道德转向宣扬王学。此一转变,一方面受日本阳明学与大和魂精神的影响,企图建构新民以追求富强,但另一方面亦有深厚的传统学术之根基。对任公而言,儒家的道德信念,与佛学、墨学、西方科学,以及康德所代表西方伦理哲学的传统,可以融治地结合在一起,并帮助人们接受进取冒险、权利、自由、自治、进步、合群、尚武等新价值,培育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国民。这一思路影响到现代新儒家,并开创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如何接轨的严肃议题。  相似文献   
49.
本是对明代政治家张居正与王阳明心学关系的研究。章探讨了张居正接受心学的途径与其心学思想的特点,说明了心学对改革时期张居正人生态度的影响,指出了他本人的心学意识与其对心学讲学活动压制的矛盾,以及他试图改造心学弟子的失败,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明代万历初期的真实历史状况。  相似文献   
50.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不仅是思想和理论上的创造性反思,也是对身心修养与道德实践体验的直接描述。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传统,主张在伦理教化与道德实践的内在统一中实现救治社会弊病和重建社会秩序之目的。王阳明通过对“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进行创造性的诠释来展现自己心学的实践品格。在阳明心学实践品格的影响下,孔孟之道不再是那些掌握话语权的读书人的专利,而是成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拥有的思维模式和生活常识。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在肯定普通民众道德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为中国古代的乡治实践和乡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学理性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