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987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清末,为自救图强清政府编练了新军。这支军队的编练、来源及所受到的影响带有明显的革命倾向,以至武昌新军首义后全国新国大都站在了清朝的对立面,对于结束清朝统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2.
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一场全民性的爱国运动.运动爆发之初,在社会各阶层爱国热情的推动下呈现出轰轰烈烈的态势,然而随着运动的进行,自身利益对爱国情感的冲击,围绕"不订" 与"不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导致阶层之间、阶层内部随之产生分化、思想发生混乱,最终使得这场运动并没有持久、深入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93.
士人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士人阶层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和阶级结构特点孕育出了独特的士人文化。自魏晋以来,士人与中国绘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倾向,并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本文试图分析形成士人阶层和士人文化的中国教育制度和阶级、阶层结构,并进一步阐明中国绘画独特审美风格后面所存在的社会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94.
与西欧尚武精神流行于贵族阶层、组成了骑士精神的主体不同的是,中国尚武之风则基本上流行于平民阶层。尽管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以尚武为宗旨的武士阶层,唐代的尚武精神也一度成为文人的时尚,由宋至清,历朝历代的中央政权一直延续着重文轻武的政策导向。北宋政权明文规定对“设置教头,练习兵仗”的民间组织要严加取缔。元代为蒙古人统治.他们生性剽悍好战,对汉族人尚武却没有表现出格外的兴趣。明清两朝,由于城市的兴起.尚武群体开始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武术的流派与社团.  相似文献   
195.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职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乃至生活方式都已开始有了明显差距,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崭新的社会阶层结构及社会群体结构。不同的社会群体占有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很不相同的,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6.
本认为造成魏晋六朝士人的山水情结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时代动荡,政治险恶,人命危浅,山水成了“向死而生”的最佳托身之所;回归自然,拒绝异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山水成为士人重要的思辩资源,游赏栖居山水成为品评士人风雅的尺度,魏晋六朝士人认为美的人有从外形到内质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7.
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着逻辑上、时间上以及方式上的冲突。论文发表的级别、课题项目级别、人才称号级别、年度考核的量化模式都在逐渐成为衡量学者学术贡献的重要指标,同样也在成为促使或抑制学术人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和"砝码",学术成果的数量和"级别"构成了学术系统中的"差序格局"。建立良性的学术秩序则需要打破以物化逻辑为基础而形成的"差序格局",通过增设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规范学术期刊的各项制度,推行基于"学术代表作"为基础的同行评议制度,并加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设,减少学术共同体中"特殊主义"因素的干扰,在学术评价制度与学术阶层流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8.
略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下半叶发端于西方工业国家的教育机会均等运动,在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表现不仅在于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认知不断得到深化和丰宫,已逐步形成了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等丰富内涵的教育机会均等观[1],而且,其影响的范围也从西方工业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一股国际性的教育民主化热潮。当前,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也正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研究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均等的状况,探索其实现途径,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民主化进程,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9.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而要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就需要保证畅通的社会阶层流动,这就要求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流动机制。我国当前社会流动机制已具有现代流动机制的雏形,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从深化体制改革,调整公共资源配置,建立严格的教育筛选制度三方面入手,对我国社会阶层流动机制进行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