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406篇
科学研究   22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41.
马兰 《考试周刊》2014,(42):39-39
教学切入点是一堂有效课堂的突破口,切入点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和教师的素养进行综合考虑,找得准确、巧妙,一堂课才上得结构紧凑、行云流水。  相似文献   
142.
肖芳 《考试周刊》2014,(38):46-46
正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将45分钟的课堂充分利用好,"向45分钟要质量"这样的口号也就应运而生,道理容易懂,实践起来却未必容易,怎样做才算是有质量的45分钟?有人认为提问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好办法;有人认为应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深挖细讲;有人认为传统语文教学效率低,便将别人好的教法"拿来主义";有人认为要多讲多练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其实,说到底,提高  相似文献   
143.
正课改以来,高中语文的课本编排模式呈现综合文本单元化分布,即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个结构、一个文体,它将原来混编的文本内容整合分类,再将各个知识点打散分布进课文中,它更加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与复习,比传统课本的编排模式更有优势。整合单元更加方便教师对鉴赏模式的讲解和举例,不管从哪个方面说,散文单元教学,都比传统分散教学更加具有意义。本文根据高中语文现代散文单元教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4.
正意境指的是创作者所处的客观环境与主观情思交融后形成的艺术境界,对古典诗词来说,创作应当是处于意境之中的,作品也必然是韵味隽永的。初中生能否学好古诗词,很大程度上要看对诗词意境的领会深度。有些学生掌握了诗的意思,还有些学生则能够领会诗意,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前者停留在意象的理解层面,后者则深达意境深处。对于教师来说,意境教学稍显困难,其原因在于这项内容全在各人领悟,似乎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诗词艺术的境界呢?一、帮助学生从创作背景中找到感情基调我们都知道,成功的诗词作品都是大浪淘沙般经历时代的考验而流传下来的,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45.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学语文课本新增了大量中国现代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文辞优美、情意浓厚、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广阔的空间里再现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教师的散文课并没有让学生融进这美丽的风景中,这是中国现代散文教学不容忽视的现状。因此,如何上好现代散文课,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6.
常言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是文章传递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读文先读题,这是一般的阅读规律。除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无题”诗文外,文章一般都有一个标题。大多文章的标题具有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之意,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情感倾向等,凝聚着作者的才思,令人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4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教材结构与内容,抓住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教师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比较高效的学习方法。究"题眼"、抓"课眼"、找"文眼"、析"字眼"、列"板眼"的"五眼"导读法,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8.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作文须"符合题意"。要使文章符合题意,精心审题是第一步。审题,就是仔细地分析、理解和领会题目的意思,是作文的第一关。这一关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审题准,就能写出符合题意的好文章;审题不准,写作时就很容易跑题。"要作文,先审题",此话一点不假。那么,怎样审题才不至于偏题呢?  相似文献   
149.
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尤其是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新课程理念的“支持”后,目标更是繁复,内容更加冗杂,教法五花八门,手段也令人眼花缭乱。语文教学在繁杂的教学目标和多媒体环境中,越来越迷失,越来越空泛化。根子出在哪儿?如何还小学语文本色?现结合人教版《桂花雨》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一、抓准“点”,从文眼中提炼“课眼” 面对冗繁的课堂,我们首先要做“减法”。“冗繁削尽留清瘦”,一篇文章,减至极致,甚至于一字便可“悟其神”。比如,教学《桂花雨》,我让学生在反复通读课文之后,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读出“桂花”,说课文主要写了桂花;有的学生读出“香”字,说课文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桂花香;有的学生读出“摇”字,说作者是因为“摇桂花”才对桂花印象深刻;有的学生读出“雨”字,因为作者对摇桂花而“落雨”的印象尤为深刻。读出“桂花”,是抓住了文本的物质载体;读出“香”字,是抓住了文本的线索;读出“摇”字,是抓住了关键性的动作;读出“雨”字,则是走进了文本的核心。作者念中学时便远离家乡,家乡给她的回忆便主要集中在童蒙时期;而童年时代的最大趣事便是帮大人摇桂花,桂花如雨纷纷落下以及沁人心脾的香雨给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抓住了“文眼”,便可以引领学生透过“雨”,探究摇桂花的初衷,感受桂花雨的独特,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和对故乡的眷恋。为什么他乡的桂花就是不如家乡的桂花香,根源在哪儿?桂花“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独特魅?  相似文献   
150.
正初识豆豆2011年8月28日,是一年级新生报到的日子。一个穿着干练、小脸白净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我是豆豆,刚从市一幼毕业,今天妈妈陪我来报名,这是我的入学通知书。"说话干脆利落。我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小男子汉,欢迎你加入我们一年级(2)班。"随后的日子,我们相处的非常愉快,他的乖巧、懂事真让我省心。"东窗事发"一天,我突然接到豆豆妈的求助电话:"王老师,我想请您来我家家访一次,好吗?"我随即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