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4篇
  免费   38篇
教育   25411篇
科学研究   528篇
各国文化   356篇
体育   342篇
综合类   893篇
文化理论   163篇
信息传播   237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665篇
  2013年   1593篇
  2012年   1947篇
  2011年   2831篇
  2010年   2405篇
  2009年   2204篇
  2008年   2668篇
  2007年   1638篇
  2006年   1633篇
  2005年   1460篇
  2004年   1575篇
  2003年   1378篇
  2002年   1264篇
  2001年   1143篇
  2000年   797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妙计     
政史系的韦和文同时爱上了外语系的霞。韦和文机会均等,两人决定公平竞争。文召集一帮铁哥们儿商讨对策。葛献一妙计,大伙听后连声叫绝。文更是眉开眼笑,许诺事成之后大宴三天。“韦的偶像是中文系的辉”的信息开始在政史系和中文系传播,很快包括外语系在内的整个学校都知道———韦的偶像是辉。谣言竟如此不胫而走,韦对此一筹莫展。很快,中文系派的红娘送来了两张影票。事已至此韦自觉无力回天,便半推半就的和辉走到了一起。初战告捷的文挟胜之余向霞发起“夏季攻势”———玫瑰、情书、约会、甜言蜜语……霞眼看着就要陷入情网成为“俘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新文学中,仅就小说美学的发展历程而言,现实主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真到美又从善到美的真善尽美的审美原则,从雅到俗又从俗到雅的雅俗共赏的审美格调,从情到理又从理到情的情理兼胜的审美情趣。小说美学的这种流变轨迹显示出了现实主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论洪三泰     
20世纪的最后岁月,时间仿佛成了人类自救的庄严祭坛,人们把自己当作祭品,支祭奠陷落的伟大梦想。洪三泰的小说正表达一种欲望建设反坠的自救中。对英雄主义的呼应和批判现实的转折,是时代文学也是洪三泰创作的进步。从热闹热情的歌德回归平常冷淡的追问,他实现一种文学命运的巨变。“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文学以这种认识表达了它对世纪末中国南方都市的沉重翻侧和震动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15.
赵新的小说创作由写农村"好人好事"起步,新时期初转向"问题小说"的创作,到 20世纪 90年代,则更注重对农村人情世态的描摹.  相似文献   
16.
孔庆东 《围棋天地》2004,(15):47-48
今天,有更多的骆驼祥子们“打入”了城市,我们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棋规和棋风,是跟他们“双活”,还是逼他们“苦活”乃至让他们千年不活,这不仅仅关系到祥子或者老舍的命运,而是关系到当今中国整个的这局棋吧。  相似文献   
17.
18.
怪病政客     
局长汪黎豆最近得了一种怪病,时常头痛昏厥,这可吓坏了他的妻子。可是,医生诊断后却说:“他身体根本没什么病,只是最近时常受到惊吓”。护送汪局到医院的妻子听医生的话后茫然不知所措,医生顺便开了一点安眠类的药物,然后说道:“尽量保持睡眠,少胡思乱想,多休息病就会好的。”  相似文献   
19.
从《燕青打擂》看北宋的相扑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叙述浪子燕青与任原相扑比赛的全过程,详尽而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北宋时期相扑的场面。本文就此人手,广泛参考有关文献典籍和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北宋时期相扑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沈雅源 《学语文》2002,(6):18-18
阿长是鲁迅笔下一个旧式女人的典型。作为回忆性的艺术形象,鲁迅有意避开了惯用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写法,差不多采用纯白描的技巧,用“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全部事实,把阿长与她的故事和盘托出,成为教者动心、习者受益的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重点研讨阿长身上的“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