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10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用201种禾本科植物幼苗的60个形态和解剖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将禾本科植物分为四个大类(一级聚合单位)—狐茅类(Festucoid)、黍类(Panicoid),竹类(Bambusoid)和画眉草类(Eragrostidoid)。这四类基本上与分类系统中的亚科相吻合,只是芦竹亚科植物的幼苗分散聚到了其它类中。推测芦竹亚科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类群,狐茅亚科、黍亚科和画眉草亚科可能是在芦竹亚科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除个别种外,大多数同属的种在较低的聚合水平上聚在一起,超族在亚聚合单位中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来。  研究证明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性状在禾本科植物分类中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2.
现行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大多采用“学校-院系-专业研究室”三级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专业群内各专业根据行政隶属可能分散在各个系院,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共享.而“集群管理”模式则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管理的机制,推行专业群实体化改革等措施,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校企合作共享平台、师资队伍共享平台、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训基地共享平台和社会服务共享平台的搭建为重点,建设专业群,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相似文献   
33.
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可以构建出襄阳与国内其他13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国际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襄阳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制约襄阳提升国际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外向型经济能量、港口和航空服务、产业层次、社交环境、封闭保守观念等;其比较优势为:寰阳全市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城市国际化发展前景看好,后发潜能巨大,强大了发展气场,增大了外埠市场主体特别是港澳台及海外战略投资者关注襄阳、投资襄阳、入驻襄阳的吸引力.寰阳较好的产业聚集平台基础有利于支撑城市国际化.襄阳良好的空间条件有利于推进城市国际化.襄阳相对丰裕的水资源、优越的周边土地资源和较大规模的城市人口有利于提升城市国际化.襄阳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将极大地提升国内外投资者对襄阳的关注度以及城市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34.
主要介绍了通信、银行、保险公司等现代企业正在逐步应用的基于Windows的瘦(胖)客户机—终端服务器模式,结合应用实际着重对其系统的技术指数和设计方案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5.
目前,温州工业园区大多是“一袋马铃薯式”的园区,未形成集群机制,创新能力有限。集群化园区内的企业既有地理邻近又有组织邻近,能产生资源集聚、分工与协作、公共物品与区域品牌共享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温州工业园区向集群化园区的转变,应强化集群意识,务实区域社会资本,构建以园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基地,并有机融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36.
新疆各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新疆实际,选取了9项适当的主要经济指标对新疆15个地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份分析。先确立指标体系,用聚类分析法宏观地将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分类,划分的两类具体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为一类;其余13个地州为一类。接着用主成份分析法微观地对新疆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名,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7.
Withi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debate remains regarding the adaptiveness of certain combinations of goals. Assuming a multiple-goals perspective, we used cluster analysis to classify 1002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mastery and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s. Four clusters emerged, representing different goal combinations: high mastery/performance (i.e., multiple goals), dominant mastery, dominant performance, and low mastery/performance (i.e., low motivation). I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ver one academic year, the clusters were compared on cognitive appraisals (expected achievement, perceived success), achievement-related emotions (enjoyment, boredom, anxiety), and objective measure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final grade in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GPA). The low-motivation cluster demonstrated the least adaptive profile across all outcomes. The multiple-goals, mastery, and performance clusters showed equivalent levels of achievement; however, students in the performance cluster were more psychologically and emotionally vulnerable than the multiple-goals and mastery clusters. Our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immediate and potentially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specific goal combinations for students and educator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vulner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the performance cluster which appear despite satisfactory achievement levels.  相似文献   
38.
This paper presents a “cluster” based search scheme in peer-to-peer network. The idea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data distribution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has structured feature. We designed an algorithm to cluster peers that have similar interests. When receiving a query request, a peer will preferentially forward it to another peer which belongs to the same cluster and shares more similar interests. By this way search efficiency will be remarkably improved and at the same time good resilience against peer failure (the ability to withstand peer failure) is reserved.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原子簇化合物的分类、结构规则、合理合成以及质谱研究等有关原子瘊化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图使人们对原子簇化合物这一新生事物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0.
对于学业表现变化过程的考察指向本科教育质量这个目前被广泛关注的议题。以大学生投入理论为指导,使用教育部直属X大学的学生学业记录和跟踪调研数据,考察学生学业表现进步和退步的过程。对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学业表现进行了聚类分析,从而将学生分为五类——持续优秀、中上等进步、中上等退步、中下等进步、持续差等。学业进步的学生大二到大三持续投入,并没有避免挑战性课程;学业退步的学生从大二开始松懈,相对回避挑战性课程,深度学习相对不足。学生大学期间对作业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变化的核心因素。农村学生虽然更可能持续差等,却也更可能取得学业进步;这些学生虽然面临家庭背景劣势和学习方法不当的压力,却依然实现了学业进步。研究结果不仅对重点大学进行过程性学业支持提供了实证依据,也对基于学业表现变化进行过程性评价,并以此激励弱势学生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