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盘盈盘亏的事项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批准处理,应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已批准处理对待。下年度领导批准时,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或会计差错更正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一个经济一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国家,如何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创造新的思想因子,以及如何对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找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知识界共同努力的方向。掌握舆论和思想话语权的知识界转变的完成促使政府及时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过渡,从而为社套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局面。这对于我国研究社会转型与知识界的互动,以及处理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无疑提供了一个参照价值较高的个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
对晚清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消长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王朝中央集权制危机始于太平天国起义。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势力逐渐崛起,渐成尾大不掉之势。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及地方督抚更是挟洋自重,扩展势力,俨然成为集大权于一身的地方军阀,地方独立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发展到庚子之悔。督抚公然抗旨,造成东南互保,划界自守的局面,标志看晚清外重内轻政治格局的形成。清廷在其统治最后的十年被迫实施新政,进行官制和军制改革,企图藉以重新集权,但由于中央与地方之间在权力分配及关系调整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业已长期存在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清王朝的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24.
经济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危机。在1929-1933年大萧条的社会背景下,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不仅帮助美国走出了经济的低谷,而且通过推出了《联邦紧急救济法》、《紧急救济拨款法》、《社会保障法》等社会保障政策,避免了大的社会危机。当金融风暴正在全球蔓延的时候,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解读罗斯福新政的"救世"经验,对于在确保经济安全的同时,如何确保社会安全,也许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25.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的禁烟运动取得了成效,其主要原因是清政府采取了适当的禁烟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过程,谕旨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适时地推行“新政”,解决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本试从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问题时的背景、内容、特点和作用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7.
富兰克林·D·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劳工立法则成为美国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探讨罗斯福新政、了解当时的劳工立法与工人状况,而且有益于我们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  相似文献   
28.
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内容体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造性;理论与实际联系缺乏有效性;科学研究缺乏本土化。我国教育心理学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是: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心理现象;创建科学有效的新方法;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9.
陈玮 《铜仁学院学报》2006,8(3):15-17,35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深刻、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面临严峻的选择。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最终把美国引出了经济萧条的死胡同,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影响,史称“罗斯福新政”。本文拟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成效及其意义和历史地位几个方面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0.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摆脱20世纪30年代国内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1932年失业人口达到1250万人,即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连一个受雇领取工资的成员都没有"这一严重的失业现象,罗斯福从建立PWA(公共工程署)、CCC(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CWA(民用工程管理局)、WPA(工程振兴局)及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方面着手实施增进就业机会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由于年代不同、国情不同,抑或是社会制度的不同,但当时美国政府为摆脱经济大萧条、恢复民众对政府的信心而为百姓提供就业机会做出的努力,对现今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就业问题,促使社会充满活力等方面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当今各国政府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