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560篇
科学研究   21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受到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与女作家们确立了与阅读市场相匹配的叙事策略有密切的关系。女作家们在创作小说时,把蒙太奇结构、场景的迅速切割转换、空间造型意识、视听效果的意象呈现等大量影像叙事手法运用其中,有效地开拓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空间,并让影视传媒及读者对她们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影像叙事在给女性都市写作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文本的深度想像空间,损失了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是女作家们要超越自我时所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2.
43.
体育组织形象的体育公共关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组织形象问题能够充分体现体育公共关系学科的特点,它是体育公共关系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概念,深入对体育组织形象的研究,将有利于体育公共关系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44.
消解与重构——虚拟环境对个体自我认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区的形成为个体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虚拟生存空间。从一系列媒介事件对虚拟环境中生存的个体的价值观、历史与文化、情感与身份进行探讨,可见媒介环境正不断地消解并重构真实环境与个体,当代人正面临着真实判断能力丧失、个体情感媒介化、价值观同化、历史断裂、文化重组的危机。  相似文献   
45.
以基于过零检测的子波变换方法,对256×156×bits/像素Lena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得到不同尺度下的边缘。结果表明,此法能有效提取边缘,既保留了子波变换进行边缘提取的各种优点,又吸收了LoG算子进行边缘提取的简洁性,算法更简单,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6.
宋词夜意象约出现8千多次,隐含在其中的审美精神因词人创作倾向不同而各显风姿,柳永夜意词表现出传奇小说精神,周邦彦意象词中灌注了苦恋意识,苏轼喜欢作月夜意象词,吴英则偏重于朦胧夜意象的营构。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人物形象、艺术结构、救世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金瓶梅>对<水浒传>的创造性发展,点明了它的超越特征,并指出了这一超越特征给后世留下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8.
提出一种基于变指数型扩散方程的向量值图像(例如RGB图像或多谱图像)恢复模型。在新的模型中,我们利用光滑后向量值图像的几何流形特征来判断图像的真假边缘,利用P(x)-Laplace型扩散系数来控制扩散量和扩散方向。由于扩散系数具有良好的自适应判断边缘能力,新的模型在图像恢复的同时良好地保持了图像边缘。通过数值实验,对比以往的全变差模型,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图像恢复效果,明显减少了"块状"效应。  相似文献   
49.
闫娟 《教育技术导刊》2009,8(1):182-184
图像在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使图像退化,质量下降,对分析图像不利。图像的平滑或去噪一直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论述了在空间域中的各种数字图像平滑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0.
Although often downplayed and instrumental, there is evidence that communication in projects is essential in achieving value creation. Our main interest in this paper is on temporary continuity, a situation where the temporary becomes a permanent condition in social systems. The question that we have address is: What characterizes project communication in a situation with temporary continuity?We argue for the need to transform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into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In a situation with temporary continuity, there is a need to connect to a large number of value-creating processes, and communicating capabilities need to be a part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here the aim is to bind together value-creating processes an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We construct a viable system consisting of five sub-systems. To become a viable system, projects in the form of temporary continuity, must handle the potential conflict between a culture of performance and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This involves developing social mechanisms for coordin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a focus on 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in parallel with focusing on all of the five value-cre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