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30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夜谭随录》的作者和邦额为满族镶黄旗人,故其作品中多有满族特有的文化展现。《夜谭随录》不但语言颇具东北方言特色,其内容更有大量关于满族之宗教信仰与民间风俗的描写,充分展示了满族民间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992.
"以策论升降天下士,自筠始"实际出现在刘筠第二、第三次权知贡举期间,道出了他对于宋代省试的发展的作用及意义。这一做法既顺应了宋真宗朝以来的省试"兼考策论"的改革呼声,又导源了宋仁宗时庆历贡举改革中的先策论、后诗赋的意见。刘筠以文坛主盟身份权知贡举,亦左右了当时崇尚骈俪的试论文风。  相似文献   
993.
清中叶纪昀晚年为追述平生见闻而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研究者通常把它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对比研究,但在语言特色研究方面,《聊斋志异》的研究早已收获颇丰,而对《阅微草堂笔记》语言特色的研究却尚未出现系统性、专门性、建树性的成果,仅有一些零星的评价性说法。《阅微草堂笔记》的叙述语言简约、淡雅、冷幽默,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娓娓可听等语言特色鲜明独到。  相似文献   
994.
杨筠松作为唐代堪舆大家,在当代中国国内及海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现在的风水学界大都尊其为祖师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师,在明清以前的典籍中鲜见其相关资料,他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情况也因此存疑至今.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和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对杨筠松的籍贯和活动区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同时对杨“窃书”之事也能得出一个公允的评价.另外,参考和杨筠松相关的著述和他人对杨的评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杨本人著述极少,其堪舆学思想的传承多靠口授,后世署名杨之作多为伪讬.  相似文献   
995.
张惠言批点《山中白云词》,是在《词选》刊刻之后,批语主要分为编年、品评、探意三类,与《词选》的批评思路相一致。手批本更好地证明了董士锡论词时对于张炎的表彰和董毅在《续词选》中对于张炎的偏爱,这与张惠言的词学观念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96.
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民间戏曲在当下要实现艺术传承和繁荣发展,就必须重视如何提升其社会认同度的问题。因为,社会认同度越高,其审美接受程度也就越高。当前社会风尚、文化潮流和社会心理向度与大众的艺术认同度及审美接受存在密切关系,地方戏曲的传承者应重视这种关系,并去应对大众艺术认同度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7.
《孔乙己》是鲁迅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虽然历经数十年研究、探讨,但的的微妙细节仍然没有挖掘出来。对孔乙己排出的“大钱”,孔乙己最后欠的二九个钱,孔乙己的偷书,这几个细节的深入探究,对鲁迅作品的语言魄力、鲁迅小说的特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徐信娣 《科教文汇》2014,(20):167-168
陆游的《游山西村》剪取游村片断见闻,将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淳美的乡村习俗和谐统一在完整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的鲁迅与奥地利的卡夫卡虽处于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都能够超越时代语境,对人以及人的生存处境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深刻地思考了20世纪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出路何在等问题。绝望与反抗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两个彼此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鲁迅与卡夫卡在个人经历、精神气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正是他们精神世界中的绝望与反抗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000.
钱钟书《谈艺录》评陆游诗"好谈匡救之略,心性之学","大言恫吓"、"夸词入诞",谓其毕生抒发爱国情怀的绝大部分诗篇都是"作态"、"作假",如果真让陆游领兵抗金,必然失败。然而,陆游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忧国忧民,知行合一,其伐金计划与治国方略皆通察时局、老谋深算,却不被朝廷采纳,终其一生得不到重用,只能在诗中抒写抱负、寄托理想。钱钟书只读陆游之诗,对陆游的家世、才能和生平行事不作全面深入的考察,以假设、猜想代替事实判断,厚诬昔贤,违背了治学必须求真求实的基本规律。受"五四"以来西学风气影响,钱钟书不关注儒学义理,论学割裂诗文与经史的关系,只识词章之美,不明至善之道,致有是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