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教育   7460篇
科学研究   578篇
各国文化   77篇
体育   444篇
综合类   486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7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965篇
  2012年   804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735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就《穆天子传》的神话历史化、历史的神话两种同时并存的倾向展开论述 ,指出这两种倾向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亦真亦幻的神话境界。并论述了《穆天子传》出土以后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神话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a standards-based form of assessment in operation in New Zealand has impacted upon the knowledge taught to secondary history students. The segmentation of history into assessable components along with assessment mechanisms which encourage the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standards being attempted has impacted upon both the breadth and range of historical content in history programmes. The reduction in knowledge is problematic as it diminishes learners’ opportunities to draw connections between inter-related historical concepts from a wider knowledge base. Social realists have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reduced focus on knowledge in education and its effects in restric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 knowledge which enables higher order, more abstract thinking. Experiences of standards-based assessment for history in New Zealand are indicative of this reductive phenomenon. In a culture of accountability, standards-based assessment, as enacted in New Zealand, may impede delivery of critic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33.
20世纪以来,中外学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们通过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纳西族的源流及历史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批纳西族学如方国瑜、和志武、周汝诚及郭大烈等,都发表了各自的代表作。一些西方学如巴克、洛克及顾彼得等,也在长期贸居丽江的基础上出版了各自的专,他们不仅对纳西的社会历史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还促进了中外学在纳西化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4.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率先提出了礼法思想,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模式。从秩序建构的角度来看,荀子的礼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央集权”的政体模式、“德主刑辅”的法制模式、“混合型”的礼法运行模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秩序建构理论体系。荀子的礼法秩序建构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秩序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张静如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中共党史学家、教育家。他以"李大钊研究第一人"闻名于世,以率先建构党史学科体系享誉学界。他培养了一批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的骨干人才,为新时期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提出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角度研究党史,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在党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八十三载人生路,党史学科擎天柱,务实求真开新经,情满杏坛育英才。这既是张静如先生学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乐育"精神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36.
民间文学是优秀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学之一,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古代已发生了自身的“前史”,五四以来文学先驱们也把视角放在民众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但只是从启蒙角度来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并没有真正从文学史角度把握民间文学。解放以来,在毛泽东的民间文艺指导下开展新民歌运动,从民间寻找文化资源,但其中隐含新文学界的文学想象。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浪潮的推动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史的角度对民间文学与民间有新的认识,但他竭力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出来的也只是民间文学的“隐形结构”。因而,新文学史研究视镜中存在民间缺失,应呼吁对民间文学“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7.
当前高校现代文秘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开办现代文秘专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目前的专业建设中,课程设置、教师结构、专业实践等关键环节和重要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认真解决。  相似文献   
138.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曾经把社会历史比喻为由集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角色于一身的人出演的既有多重主题又有波澜曲折情节和节奏的历史活剧,提出了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并运用这一重要方法论分析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发现重大的历史运动规律和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实践而生成的过程和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之所以兼有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的双重身分,在于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是能动的和受动的统一,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类本质,在于实践和交往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舞台或环境。  相似文献   
139.
闽南,基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如何挖掘闽南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已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心之一。文章结合闽南文化的形成及特征,就闽南文化历史资源旅游业开发的形态及关键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0.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开始了全新的历史书写实践;历史感成为塑造所有正面文学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入手,具体探讨了历史感所蕴涵的各种因素,从而试图揭示出历史感成为无产阶级洗礼仪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