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唐朝诗人孟浩然似乎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因为他言行中充满矛盾。然而,通过对他诗集的阅读和史传上有关他事迹的解读,在着重探讨了孟浩然“风流”个性的本质所在后,我们发现他是一个“真正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任真率性的人。如此,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为人行事和他的诗作。  相似文献   
12.
睦州诗人群体是中晚唐时期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诗人群体,它是在睦州的地域文化背景及大历以后江东所形成的诗坛中心地位的影响下形成的.由于现实的影响,他们的诗歌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化的特点,这对考察晚唐诗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代,由于特定的社会背景,时人的主体情绪体现为感伤。这种感伤情怀包括两类,一类是对政治动荡的“怨以怒”,一类就是对生活流离的“哀与思”。这感伤情怀其实可以是中国种种感伤模式的滥觞。它包括爱恋的、怀归的、人生的等诸种模式,表现在“诗三百”中则是《蒹葭》式的,《东山》式的,《君子于役》式的,《氓》式的,《黍离》式的……这些都为中国学独特的感伤特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今中国大学校园文学创作者多为中文系学生,外文系更重视实用,进行的是语言训练而不是文学欣赏,培养的是“译员”而不是“诗人”。而在抗战时期的联大外文系产生了很多诗人,中文系浓郁的学术氛围更易培养学者。联大外文系的学生诗人是联大诗人群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外文系和中文系以及联大的整体文学氛围对这一诗人群的影响入手,探讨了联大外文系所具有的文学精神,进一步表明正是这种文学精神造就了联大学生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胸怀、他们诗歌中广泛的人生关照以及深刻的生命玄思。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明代诗人谢榛,在60余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广泛的交游论争中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论诗见解,论著《诗家直说》集中地表达了他的诗歌美学理想。谢榛特别强调诗歌要气象浑成,努力追求自然全美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要表现真情,反对拙劣的模拟和矫饰造作;诗歌意象要外射张力,追求艺术与世界浑融互渗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中国诗学的鲜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湖畔诗社自问世以来,命运多舛,评论界对其褒贬不一。本文通过粗浅的考察,把对湖畔诗社70多年的研究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922—1925,1925—1949,1949至今,并对每个历史阶段中出现的主要研究成果作出一些评述,以期较为清晰地把握学术界对湖畔诗社研究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试论岑参"边塞"诗人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代文学名家的诗文和诗话中,对岑参及其诗作的评论很多,通过考察这些诗文和诗话,试图揭示岑参“边塞”诗人地位确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美学之集大成,其中的真、假、有、无、情、色、梦、空之诗意梦幻,就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伟大创新。所以对贾宝玉"天下古今第一淫人"雅号的理解,应跳出世俗的眼光,站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高度,对之进行诗意的解会,就会对贾宝玉的形象得出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山水诗是中国古典文坛里的一枝奇葩,闪耀着协人的艺术光辉。大量的山水诗,汇集成万里江山的艺术画卷,形象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生活情趣,表现出很浓的中国情愫,这对了解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是颇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her thinking in regard to the value, the purposes, the process and the outcomes of teaching an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action research for the past 4 years. The emergent understandings were informed by recurrent hermeneutic cycles of interpretative readings of the formal written and oral feedback conducted with the students at the end of each year, the students’ final action research projects submitted at the end of each course and personal field notes kept in journal writing. These sources have yielded rich longitudinal data that sheds light on the impact of a course for the learning of both its participants and the course professor.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ctions that the author has undertaken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 as a result of her learning or on how action research ‘of a second order’ has informed the structure of ‘first order’ action research. The exploration has led the author to important insights regarding her role as course professor, issues of pedagogy, refle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s of learning as they play out in an action research course at undergraduate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