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03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400篇
教育   8916篇
科学研究   709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56篇
综合类   74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4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1249篇
  2013年   1734篇
  2012年   1910篇
  2011年   2220篇
  2010年   1511篇
  2009年   1461篇
  2008年   1577篇
  2007年   1929篇
  2006年   2175篇
  2005年   1867篇
  2004年   1508篇
  2003年   1303篇
  2002年   1003篇
  2001年   795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81.
介绍了我校教育部特色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的培养方案,重点论述了"片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方向的培养目标和理念,包括该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及特色、通用微处理器系统设计理念的建立、毕业设计题目注重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等,使其具有专业口径宽、应用面广的特点,拓宽了学生就业面,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882.
通过对现行体育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体系、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紧密结合体育专业的特点,增加新知识、新技能的传授,突出实践环节。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模式,依托专业特点开展课程群建设,形成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才能发挥体育文献检索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3.
高等教育学费是供需双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减少、高等教育生均成本的增加是影响地区学杂费增长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增长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增长,高等教育市场竞争虽然有利于高等院校成本效率的提高,但也要注意预防市场信息不完全导致的竞争无效率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884.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积极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科学体系,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环境已经深深的影响和改变着高校学生工作的环境及对象,深入了解网络信息环境的特点,明确网络信息环境对学生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方可探究如何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卓有成效的开展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886.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高等院校教师在专业水平、学历层次、知识面等方面提出了更深一层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水平。本文作者总结并阐述了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887.
教育信息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教师信息素养构成,提出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若干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88.
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空间和时间,随地学习,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大大提高.深入分析了移动学习的基本要求,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征与发展需要,研究与设计了基于M-learning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块.  相似文献   
889.
在测量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过程中,借助于精心设计和有效分析,可以提高试题的反馈矫正功能,具体方法包括选择题的选项设计和分析、解答题的层级分析和解答题的信息加工分析等。  相似文献   
890.
This article suggests how we should study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ies (MIL) and do so at a time, when young people nurture these literacies through multiple media practices and across spaces of learning. Our basic argument is this: in order to gain a robust knowledge b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L we need to study literacy practices beyond print literacy and numeracy, and we need to study these practices beyond formal spaces of learning. The argument is unfolded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ethnic minority youth since this group routinely figures as under-achieving in studies of school literacy, such as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Based on a brief overview of literacy studies in view of digitization and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recent studies of youthful media practices and ethnicity, the argument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at draws on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of media uses among Danes aged 13–23 years.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ethnic minority youth offer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 to existing literacy hierarchies found in formal education.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and for future research on MIL, advocating inclusive approaches in terms of media for learning and spaces of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