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institutions of traditional healing, as practiced in Black Africa, and psychotherapy, as practiced in Western culture,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ir relative positions within the broader health care systems of the respective cultures, and in terms of their therapeutic techniques. Data is based on personal work experience in East Africa 10 years ago and on eight recent interviews with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healers in West Africa. (The author is an American-trained clinical psychologis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two institutions carry on the same function in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s, but differ in forma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ominant family configurations of the two cultures.  相似文献   
42.
As the importance of modalities to learn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apparent, the dearth of modality tests and assessment techniques becomes a critical problem. A classroom model for assessing modality strengths is suggested in which students learn to spell nonsense words via six different modalities: visual, auditory, audiovisual, vocal, motor, and tactile. The technique was used and proven effective in a study involving 396 eighth-grade students.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tation modality di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learned (F = 12.36, p < .01), and that the auditory and visual modalities were most effective for this particular learning task. It is felt that this assessment technique can facilitate application of modality theory in classroom teaching.  相似文献   
43.
<托玛斯·莫尔--跨越时代的巨人>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波特创作的一部舞台戏剧,并将该剧改变成了曾多次获奖的好莱坞电影剧本.笔者认为该剧非常适合在中国进行教学与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剧作家罗伯特·波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波特曾在英格兰和美国编写过舞台戏剧和电影剧本.文章继而介绍了该剧的主人翁--英国的大学校长托玛斯·莫尔先生.莫尔以作家(著有古典著作<乌托邦>)和法官而闻名.因此,研究该剧有助于将他们介绍给中国的读者.然后文章说明理由,为什么该戏剧和电影对中国的教学与研究有作用.其中该戏剧和电影里的对话几乎是一样的,因而两种形式均可采用.此外,文章为读者介绍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对研究者和教师而言可利用的实用信息.最后,该文作者以在中国的亲身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4.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之一。该诗描写作者伫于林间,面对林中岔路进行选择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质上作者借此象征的却是人生之路的抉择。基于对《未选择的路》两篇名家译文的分析,借助文学文体学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衔接层面对原诗及方平、顾子欣二人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评析译文对原诗文体风格的再现,探讨文学文体学对诗歌翻译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最能反映其早期宗教思想的代表性诗篇有《春日祈祷》、《生存考验》、《黑色小屋》。以这些诗歌为对象,旨在管窥弗罗斯特早期诗歌创作中流露出的斯维登堡式的宗教信仰倾向。  相似文献   
46.
功能主义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对早期功能研究中普遍流行的几条假设——即社会功能一体假设、普遍功能主义假设、必要性假设与显功能假设进行了修正,其研究对博物馆功能的讨论有重要启发:每种具体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社会系统中结构化的不同组成部分来完成的,必须考虑博物馆对于不同个人、亚群体以及更广泛社会结构的不同功能影响;同样的功能可能以各种方式来实现,而一个社会结构中相互联系的各种因素制约了功能替代事项与实现方式可能的变异范围;对博物馆的功能分析不仅包括“正功能”,也应包括“负功能”;不仅包括“显功能”,也应包括“潜功能”。  相似文献   
47.
马礼逊的《中国通俗文学译文集》是他来华后第一部关于中国的英文著作。《译文集》篇幅不长但内容涉及广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评价。通过翻译个案分析,揭示出译文中彰显的译者的文化身份,马礼逊在归化儒家文本,使之基督教化的同时折射出译者的传教士身份和基督教文化影响的意识形态。英国读者由《中国通俗文学译文集》产生的对中国的评价,除译者因素外,还显示出其受到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影响,可以说译本(译者)和阐释者(读者)共同建构了当时英国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48.
娄崇 《天中学刊》2014,(4):111-113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弗罗斯特诗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花草树木等植物意象的大量运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植物意象不仅起到了背景铺垫、象征暗示的作用,而且使诗歌产生了更多的潜在内涵和曲折、深邃、内敛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9.
赫德是中外近代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在外交的舞台上,他长袖善舞,不仅颇得清政府的倚重,还在列强之间左右逢源。不可否认他在近代中国海关的建设方面贡献甚大,国外史学界对其给予了颇高的赞赏,也有部分学者对赫德进行一分为二的研究,颇为中肯地对赫德与近代中国海关之间的关系作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0.
罗伯特·克里利是二战之后美国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诗歌创作在主客体视角之间保持着一种有趣的平衡,主客体视角常常相互之间进行连续的转换或在共时性框架内兼容并列.主客体视角之间的这种张力结构,正是克里利诗歌魅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他与当代美国其他诗派的重要区别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