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教育   2235篇
科学研究   456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684篇
综合类   34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开放大学的筹建被提上日程,办学自主权是其中关键的一项。从理论和现实看,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在办学自主权上都有自身的诉求,也均有其合理性,科学构建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明确权利和义务,才能形成系统改革合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2.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非常特殊的功能。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培养政治可靠的大学生是首要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基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是重点;培育"四有"新人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3.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做好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对做好大学生国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4.
以开放式创新的视角详细分析美国国家实验室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4种主要共享机制,厘清其发展脉络,为我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提供理论和现实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5.
以收录于Web…of…Science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为对象,从高被引论文和平均引用影响两个视角,评价我国与G7国家的合作效果。研究表明,美国是第一大合作伙伴,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与我国的合作规模相当,意大利与我国合作最少;在提升国际合作影响力(高被引论文份额和平均引用影响)方面,NSFC对数学、化学与化工、以及物理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的提升作用明显,但这种提升效果因合作国家不同而异;NSFC资助对国际合作影响力提升作用较好的领域也是我国总体上实力相对较强的领域,而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是我国影响力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领域(如环境与生态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以及临床医学等),NSFC资助的国际合作效果甚至不及非NSFC资助的国际合作。文末提出资助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隶属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生物医学类国家实验室——弗雷德里克癌症研究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思路、运营机制、科研实力、研发经费收支情况、大型科学设施的开放共享、教育和社会服务及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特点,借鉴经验,为我国生物医学类国家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欣赏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汇报展部分作品: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文化彩车设计、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车、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台湾地区彩车,以及大明宫夜游、大型人偶音乐剧《八层半》和音舞诗画《琴乐书法》。  相似文献   
148.
本文认为档案数据不具备多维度、完整性和实时性,将大量档案数据称之为档案大数据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不能缺位,要使档案数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就应改变不能适应时代的固有模式与方法,积极主动融合到社会大数据之中.  相似文献   
14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understandings of national group belonging in relation to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and established outgroups in Mauritius. Represen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among the three numerically largest ethno-cultural groups (Hindus, Muslims, and Creoles; Ntotal = 1770) and results confirmed a distinction between “being,” “doing,” and “feeling” Mauritian among all three groups, with some small differences for Creoles compared to Hindus and Muslims. Furthermore, “being” Mauritian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ttitudes toward established and foreign outgroups. In contrast, the “doing” understanding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both attitudes, and the “feeling” understanding showed positive associations with both outgroup attitudes among all three participant groups. The findings make a novel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how people understand national identity, how these understandings differ between ethno-cultural groups within a nation, and how these relate to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as well as established outgroups.  相似文献   
150.
In recent years, the transnational movement of people has resulted in increasing tension and debates about national identity. The present research utilized a discourse analytic approach to examine accou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U.S. among native-born U.S. residents, Mexicans living in Mexico, and Mexicans living in the U.S. Our analysis focused on two sets of diverging accou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A first set involved participants' explan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as natural/essential, “felt”, or conditional, which served to either constrain how “American” immigrants could be or allowed for a more inclusive defini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 second set of accounts involved participants theorizing the national polity as a multicultural or monocultural space which functioned to construct national boundaries as permeable or reinforced (White) American dominance. These patterns of talk emerged across all interviews, although U.S. participants attended to more flexible and dilemmatic (e.g. inclusionary and exclusionary) accou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complex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