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种阔叶树材木纤维长度和宽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种阔叶树材木纤维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纤维最短的是芒果(842μm),最长的为木棉(2258μm);宽度最小的是相思树(15μm),最大是拟赤杨(44μm);纤维长宽比值,最低是泡桐仅为31,最高是木棉83。天然野生的酸枣和杜英与人工栽培的对比,二者的纤维长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酸枣纤维宽度差异不显著,杜英差异显著。盆架木的纤维长度和宽度,集美产的和龙岩产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银桦和芒果纤维长度和宽度不同产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以废木屑为原料 ,用氧化法制取草酸的工艺方法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10 .0g废木屑、12mL5 0 %H2 SO4、6mL6 5 %HNO3 、0 .3g催化剂在 6 5°C下制得草酸的产率达 4 1.4 % .  相似文献   
43.
在明代,晋北边关一带属于九边重镇地区之一,由于社会对木材和土地的需求量增大,这一带的森林是不断减少的。森林一但被毁,北部游牧骑兵容易入关。为此,边关将帅、地方官员,上奏皇上,请求下旨,保护边关森林。为了加强森林的防御功能,在明中后期,朝廷令边关军民建设人工林。  相似文献   
44.
对反排苗族木鼓舞文化生态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反排木鼓舞文化生态环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处于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变迁状态,反排木鼓舞文化生态随着文化生态环境变化、传承方式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影响,政府导向作用增强,其文化生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祭祀文化转化成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45.
从自然环境中获得东北林蛙蝌蚪共638只,在实验室内分装在6个1000ml的大烧杯里,用不同饵料饲养60天,发现饵料不同其生长速度、体重都有所不同,实验发现甲状腺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灯台树根的木材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hemsl)别名女儿木,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1].落叶乔木,高10~15m.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西部各省,在我国各地可广泛栽培,北起东三省,南至两广至台湾,西达中亚边境,东至朝鲜半岛,均可良好生长.灯台树的自然群落分布于海拔400~1800m的林缘或溪畔.灯台树  相似文献   
47.
宝、黛、钗是《红楼梦》的三位主人公 ,对三人的第一次相见作者都有精彩的描绘 ,宝、黛初会是一种笔墨 ,钗、玉相会又是另一副笔墨 ,而宝、黛、钗三人的一起登场便拉开了恋爱婚姻的帷幕 ,这两次初会对塑造人物形象无疑都是一次浓彩重笔的描写 ,尤其是摔玉和看玉的细节凸现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南方红豆杉木材宏观、显微构造及管胞长度分布频率的研究,并与国产红豆杉属其他种木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木材构造特征与红豆杉属其它种的木材十分近似,但在早晚材变化缓急、木射线细胞组成及早材交叉场纹孔类型与紫杉明显不同;南方红豆杉管胞弦向宽度与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相近,但长度较短,紫杉管胞则比南方红豆杉粗短;南方红豆杉管胞长度分布频率早晚材均呈正态分布;天然林的南方红豆杉管胞长度比人工林的明显要短.  相似文献   
49.
    
《文物保护研究》2013,58(4):297-307
Abstract

Wet organic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extracted from seawater may suffer damage as a result of degradation influenced by micro-organism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henomena is indirectly induced by sulph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Due to their metabolic activity in anoxic conditions, SRB generate hydrogen sulphide from sulphate ions present in seawater. When steel items are in contact with organic matter in presence of sulphides, corrosion of the metal leads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Fe(II) sulphides. These phases are responsible for dramatic post-excavation damage: their oxidation during storage or exhibition in museum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voluminous crystals, which may cause cracking and crumbling, and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sulphuric aci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Fe(II) sulphides and their by-products, 13 waterlogged samples were analysed by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untreated wood fragments, on a fragment of rope, and on mineral concretions scratched from the surface of wood remains, all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shipwrecks. Mackinawite was detected inside the fragments and between the fibres of the rope. Greigite was detected in scattered locations. Pyrite and sulphated phases, like gypsum and iron sulphates, were identified at the surface of the wood fragments and in the mineral concretions.  相似文献   
50.
在开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有时会发生流砂现象。造成严重后果。为此如何防治流砂成为基坑土方施工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根据工程实例,分析流砂产生原因和条件。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