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7479篇
科学研究   336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331篇
综合类   495篇
文化理论   55篇
信息传播   2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759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古代艺术有着共通性、相融性,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诗歌、书法及其他艺术联系了起来。《二十四诗品》与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契合及相互影响可以从意味与神采、天然率真与自然天趣、学养三个方面得到论证。  相似文献   
992.
数学和艺术具有许多共同特性 ,数学的美是客观存在 .一些司空见惯的数学内容其实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教学中应适时挖掘数学内容的艺术内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使科学的教学方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必须使用恰当的艺术方法 ,或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尽可能地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审美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内在动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过程。美术上,发端于巴黎的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波及世界,影响了许多国家,中国也不例外。超现实主义有对中国油画的影响主要通过西画的传入、中国留洋归国学子的创作实践和倡导、中国西画团体以及一些刊物和媒体的传播,使得超现实主义油画在中国留下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子。  相似文献   
994.
阿多诺倚重的精神化现代艺术断然抵抗和否定同一性现实的谎言,以异质性的张狂反射出全面管理的社会中人类生存状况的种种悖谬,给人以惊颤效应,以期培养和发展一种迷失在虚假的意识形态中和已被意识形态化了的社会现实中的真理意志,最终实现在非理性整体化社会中沉沦的个人主体性自救.这种艺术必然构成对被他律性同化的艺术的证伪和艺术自律性的捍卫,是艺术在不断反思中超越自我的追问.  相似文献   
995.
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既要掌握熟练驾驭母语和译作语言的技巧,又要具备浓厚广博的民族文化素养,用文学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用形象翻译形象,使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996.
面对文艺界的种种批判与指责,为了全面阐释其文艺思想,胡风撰写了《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在对于林默涵、何其芳等人对他批判的反驳中,进一步陈述了自己的文艺思想,今天读来,该报告仍然具有诸多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997.
高职商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与其它高职院校有较大差异,这取决于它在学科分类中的文科社会科学的属性、产业链中的第三产业服务性特质和高职的专科层次。  相似文献   
998.
论意象批评     
意象批评,是一种以意象为喻的文学批评方式。文章以丰富翔实的诗话文献资料,从审美语言学的学术文化视点上,全面论述了意象批评的学术渊源、批评特征、批评方法及其文化思考,不啻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意象批评的集大成之论,其中许多诗话文献资料皆为首次披露,于审美语言学研究颇有补益。  相似文献   
999.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可以从美术的画材、教学形式的转换、情感因素的利用等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以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课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motions of 13 and 14 year‐old students related to visual art education activities. Our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students' emotions with the processes of the creation and reception of their own pictures, as well as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an art education context. The article adopts a Vygotskia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bout emo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that refers to the biopsychological nature of emotion and its cultural determination. The need to transform emotions in art activities is stressed and the teenagers' pictures are interpreted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data collection was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seventh and eighth grad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students' emotions are not only presen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in its result, but also that they could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behaviour in art education classes. In this context, the students' pictures, acting as stimuli, may evoke their emo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