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2篇
教育   319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网络文学的悄然兴起,给传统文学所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新的挑战。游戏性消解“主旋律”,全民写作嘲笑“把关人”,语言狂欢戏说文学功能,“超文本化”突破传统观念等,是网络文学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要重构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需要树立“寓教于乐”意识,提高写作水平,关注现实生活,同时还要积极实现网络文学的纸面化。  相似文献   
32.
论黄哲伦在《蝴蝶君》中对东方主义的不完全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出发,创作了剧本《蝴蝶君》。该剧倒置了东方主义长期以来构建的东西方关系,颠覆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子刻板印象,讽刺了西方白人对东方女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向西方文化霸权提出挑战。但作为自幼接受白人主流文化教育的第二代华裔移民作家,黄哲伦对东方主义的解构又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解构是作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个人经历及民族文化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中国当代先锋家族小说的突出个性在于其对生存问题的关注。传统的家族叙事与现代生存母题的言说互为表里,透过家来写人的生命存在与生存困境,揭示人性的反常与扭曲,人的有悖家族伦理的行为显示的是人性的尴尬和无奈,现代人在精神家园失去后的迷惘。它们在解构家族伦理、家族亲情的同时也走向自身的颠覆与解构。  相似文献   
34.
文章有感于中国文学研究及教育的传统与现状,提出当前文学研究与教育中的一个问题,即究竟(应该)有无“标准答案”的问题,并给出初步的理论上的回答。问题提出的价值在于它的确是个问题。文章重在“解构”,而旨在引起关注并对由此问题必然而至的文学研究与教育中一系列的具体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5.
对传统性别歧视教育依据的首次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教育实施的根据是男优女劣天生论和才智有损女德论。戊戌妇女运动对其中国版本男智女愚天生论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进行了与西方早期女权运动同样的批判,指出男智女愚并非天生而是后天性别歧视教育所塑成,亦可通过改变教育来改变;女性必须通过正规教育增长才识,才能具备道德能力。其批判首次动摇了传统性别歧视教育的基础,成为中国争取教育性别公平的开端,亦说明至少中西早期妇女运动的水平不分轩轾,西方学术界茏统地认为中国妇女运动远比西方落后是偏见。  相似文献   
36.
德里达的文字学理论认为没有外在于文字视野的意义,否定一个悬置于文字之上的超验所指的存在,意义是在文字的嬉戏中生成的。这一系列观点与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庄子的某些思想有契合之处。该文通过对德里达理论的分析,寻找其与庄子思想的某些相近处,希望揭示中国古代哲学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语言哲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37.
拒斥二元对立、否认意义的确定性是解构主义思想的核心。通过解构,对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进行了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不是那种传统概念中的二元对立、一元中心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互为条件的共生关系,即-它们都是翻译的本质属性,并非谁更优于谁。在解除该二元对立的同时,也应建构二者在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38.
当前教育观念的解构与泛化倾向,致使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观念的空白与迷茫。我们只能以已有的教育观念为逻辑起点建构新的教育观念。重新思考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怎样看待教育中的人;如何看待学校在个体发展中的文化使命以及如何审视教育的时空形式等。  相似文献   
39.
把庄子"忘己以体道"的思想同伽达默尔"一个人只有失去自身才能发现自身"的思想加以比较.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一个观点:与一件艺术作品遭遇,就是接受一次"冲击".运用伽达默尔的思想走近庄子,可以得到一种道家诠释学."冲击"的哲学意蕴何在?柏拉图认为哲学始于惊讶,亚里士多德进而认为,哲学始于惊讶,但"并不终止于惊讶的对立面",即惊讶的消失.庄子与伽达默尔把我们带到了哲学思想的开端.我们发现自己处在哲学的源头处:一种惊讶的状态.在惊讶的状态中,我们陷入未知领域之中,失去了置身于熟悉领域之时的确定感.无论是在庄子的认识论,还是在他的伦理学与美学思想中,忘己都是体道的核心.  相似文献   
40.
新生代诗人的一部分诗歌 ,基本表现为以“解构”为指归的个体生命意识崇拜和超语义崇拜 ,其文本是诗人主体借以逃避和抗拒庞大社会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